close
破斥蕭平實邪見 卷十五 二,於出家菩薩必持別解脫戒無知 版刻書籍而自吹“二千餘年前親在佛座下時雖已明心”的蕭“二地”,竟然不知道出家菩薩,必持別解脫戒(比丘戒、沙彌戒)必依僧團住止。卻口出無知可笑言論。而普通僧侶尚且須於行住坐臥中,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佛教“二地菩薩”,於持戒本應如皎月,諳熟佛教一切戒律儀軌,反觀蕭平實自吹“二地”,卻膚淺之極,連應持戒律名目尚且無知,令人無語。如下: [所以在大乘法中出家,晚齋照吃不誤。如果有誰說:“我出家持午,不吃晚齋。”我見了一定跟他笑一笑、羞一羞,我說:“你是聲聞,你不是菩薩。”我就跟他羞一羞。為什麼?大乘法中菩薩本來就沒有這一些。菩薩如果出家了,最多是六齋日、八關齋戒時持午,可以,其餘根本都不用,有的菩薩甚至不甩這一套。你們看禪宗那些祖師們,他才不甩這些聲聞戒,他們完全依止菩薩戒的,這就是世間樂也有出世間樂。你如果兩者都有的話,就請你當菩薩吧!]簡體版《菩薩優婆塞戒經》講記P424——425頁; 蕭平實不懂得任何佛教出家僧侶之事,其座下癡迷之僧侶難道也都忘記了本師釋迦摩尼佛的教誨了嗎?! 竟然無一人指出此處蕭平實可笑而無知的言論,任憑蕭平實之流刻板書籍流通,遭天下人恥笑。 (一)大乘菩薩皆悉受持別解脫戒 既然版刻書籍,自吹證菩薩“二地、三地”,佛教在家、出家,居士僧侶所持戒律本應明瞭於心。大乘出家僧侶應持別解脫戒(比丘戒或沙彌戒)和菩薩戒。受戒時也是要依次受此二種戒,半月半月也要誦讀這二種戒律的。而蕭平實竟然不知道大乘出家必受持之戒律種類。不知是如何覥顏自吹“二地”的。 【三壇大戒】 我國特有之授戒儀式,分初壇正授、二壇正授、三壇正授三階段。初壇授沙彌、沙彌尼戒,二壇授比丘、比丘尼戒,三壇授出家菩薩戒。依據我國佛教界之傳承習慣,有意出家者必須受足此三壇大戒,始被公認為合格之大乘出家人。傳戒日期約三十日至四十日。主事者為十師和尚,其中,得戒和尚一人、羯磨阿闍黎一人、教授阿闍黎一人,是為三師和尚,另有尊證阿闍黎七人,總稱三師七證。……((參見:傳戒)5387)p682 FROM:【佛光大辭典】 對比“二地菩薩”——蕭平實的言論可知,其不僅於戒律無知,且無慚無愧,而信口雌黃,此與五戒清淨之居士,相去甚遠,竟然毫無廉恥自吹“二地、三地、法王”,實在是狂魔入心。 是故可知,蕭平實居士犯大妄語,自吹“二地、三地、法王”,是染汙優婆塞行,是非法是惡業,是與佛相諍,此知見是智者之所訶毀者; 此等言行墮於《百法明門》“癡、慢、不正見”三種“根本煩惱法”境界。為“覆、誑、憍、無慚、無愧、失念”六種“隨眠煩惱”法之所勝。 複次,蕭平實此等言論,是證明自身如實大妄語。何以故? 1. 若“平實二千餘年前親在佛座下時雖已明心”(《眼見佛性》)屬實,即曆佛世,豈能不知菩薩必持比丘戒?!豈能不知“高廣大床”是何義?! 2. 若蕭平實所言“平實二千餘年前親在佛座下時雖已明心,……如是境界,即是《圓覺經》所雲‘未入地菩薩隨順佛性’;”(《眼見佛性》)屬實,即曆2000年輪回生死,又證入“《圓覺經》所雲‘未入地菩薩隨順佛性’”,而不知菩薩必持比丘戒者,名為大妄語。 3. 若蕭平實所言“然後次第進修,再證‘已入地菩薩隨順佛性’,終能隨意改變自己之內相分”(《眼見佛性》)屬實,而不知菩薩必持比丘戒者,名為大妄語。 4. 若蕭平實所言“二地滿心位起開始轉變不可知執受為可知執受,開始有能力轉變自己之內相分。”(《真假開悟》)屬實,蕭平實即證二地菩薩果位境界。而觀其言行,名為大妄語,尚不知出家菩薩必持別解脫戒(比丘、比丘尼戒,沙彌、沙彌尼戒)故。 (二)正覺同修會“親教師”鼓吹蕭平實的“大妄語” 蕭平實所建立之“正覺同修會”一干人等,完全迷惑于蕭平實之大妄語中不能自拔,進而跟隨蕭平實編造更多大妄語來迷惑初學佛子。如: 《學佛之心態》第140頁:[蕭老師二千多年來,一直是出家人,到上一世才現在家相,所以今生的出家人身韻仍然還很濃厚。]A15:《學佛之心態》2009繁簡版;書後語; 《學佛之心德》第144頁:[蕭老師二千多年來,一直是出家人,到上一世才現在家相,所以今生的出家人身韻仍然還很濃厚。今生示現在家相,是佛所安排,為完成護持正法的大業(特別是破斥密宗邪淫之法,救密宗信徒回歸佛教正法),必須以在家身,才能方便放手去做(詳見蕭老師所著《狂密與真密》四輯書中所說即知此理),出家身便無法做這個工作,所以今生示現在家相。] 如上可知“正覺同修會”一干人等,完全是魔子魔孫,竟然極力擁護蕭平實的大妄語,追隨蕭平否定大乘出家菩薩受持聲聞別解脫戒的事實。 (三) 蕭平實鼓吹正覺同修會的“大妄語” “正覺同修會”教徒和蕭平實,互相板刻出書來吹捧,蠱惑大眾。如: [證悟般若,在目前來講,這個地球就只有正覺同修會這裡才有。不論去到哪裡,統統是常見的外道法。]《起信論講記》 [現在想要供養須陀洹至阿羅漢,只有在正覺同修會中才有。]《優婆塞戒經講記》 [臺灣號稱有八九百萬佛教徒,其中有幾個人證得真如總相智?不會超過一百五十人。而這一百五十人統統是在我們會裡悟出來的;] A11:《邪見與佛法》2014繁簡版N.CHM;第三章;第四節 般若慧之圓滿--一切種智; 面對蕭平實在戒律上,多如牛毛的可笑言論和知見,“正覺同修會”全體教徒都只能保持緘默,怎麼還會能有“證悟般若”的事發生在這樣的邪眾之中?!不過是“神漢”蕭平實的“傳銷”言論。 面對蕭平實在佛法上,多如牛毛的可笑言論和知見,“正覺同修會”全體教徒都只能保持緘默,怎麼可能還會有“須陀洹至阿羅漢”在這樣的邪眾之中?!不過是“神漢”蕭平實的“傳銷”言論。 面對蕭平實在佛法上,多如牛毛的可笑言論和知見,“正覺同修會”全體教徒都只能保持緘默,怎麼可能還會有“證得真如總相智”的事發生在這樣的邪眾之中?!不過是“神漢”蕭平實的“傳銷”言論。 (四) 蕭平實於菩薩“自贊毀他”戒無知無識 蕭平實不僅於別解脫戒無知,對於菩薩戒更加無知。如蕭平實詆毀佛教各宗祖師言論: [以我們現在大家悟後進修的智慧來看,那些祖師們都還很膚淺。]《起信論講記》第三輯;258頁; [證悟般若,在目前來講,這個地球就只有正覺同修會這裡才有。不論去到哪裡,統統是常見的外道法。]《起信論講記》第一輯;17頁; [我代表三寶把法傳給諸位,我也是三寶中的一分子。]《起信論講記》第一輯;31頁; 諸佛子,遇到疑惑,當依佛教經、律。以正視聽。如經雲: 【若菩薩為貪利故。自歎己德毀呰他人。是名第一波羅夷處法。…… 若菩薩。以貪恚心自歎己德毀呰他人。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汙起。不犯者若輕毀外道稱揚佛法。若以方便令彼調伏。如前說。又不犯者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廣。】《菩薩戒本》一卷(出地持戒品中);慈氏菩薩說;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于姑臧譯; 蕭平實所立邪教團體——“正覺同修會”之在家、出家教徒,無有一人習學如上佛教菩薩戒,是故無有一人能夠指出蕭平實之毀犯菩薩戒之過錯,皆沉醉于蕭平實捏造的各種謊言,及許諾的隨時可以回收的“開悟”中不能自拔。 三,蕭平實“壟斷”的“開悟”和“敲詐”的依據 蕭平實一向胡說八道。這裡來看看“開悟”還要向他“請求”,得到這位“蕭二地”的“恩准”後,你才有機會“開悟”。這是佛教裡根本沒有的赤裸裸的敲詐和壟斷。如蕭平實在出版的簡體版《菩薩優婆塞戒經》講記第427—428頁: [比如說:你專門支持二乘法的弘揚,專門助印二乘解脫道的經典與佛書,專門支持二乘法的道場,可不要把那些帳記到我們同修會頭上來!我們是大乘法的道場,你在二乘法上用心的那些福德只能取證解脫果,在大乘法的般若開悟法中是派不上用處的。你得要有護持大乘了義法的善行,才能向我請求開悟。] 佛教的“開悟”境界,不需要任何人的“恩准”;不需要向任何人“請求”。如六祖大師開悟境界,也不是五祖“恩准”的;更不是向五祖“請求”的;更不是五祖告知、教授的結果。如禪宗《景德傳燈錄》第四卷雲: 【吉州志誠禪師者吉州太和人也。少於荊南當陽山玉泉寺奉事神秀禪師。後因兩宗盛化。秀之徒眾往往譏南宗曰。能大師不識一字有何所長。秀曰。他得無師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第三十一祖道信大師下旁出法嗣; 因此,蕭平實此等無知言論,純屬詆毀佛法,詆毀禪宗; 四,蕭平實輕蔑聲聞乘,勇集地獄惡業 蕭平實詆毀。如蕭平實出版的簡體版《菩薩優婆塞戒經》講記第427—428頁: [所以,福德有分為世間福德和出世間福德的不同,這二種福德所引生的果證當然有所不同,這才是名目與果報相應的正理。比如說:你專門支持二乘法的弘揚,專門助印二乘解脫道的經典與佛書,專門支持二乘法的道場,可不要把那些帳記到我們同修會頭上來!我們是大乘法的道場,你在二乘法上用心的那些福德只能取證解脫果,在大乘法的般若開悟法中是派不上用處的。你得要有護持大乘了義法的善行,才能向我請求開悟。] [所以在大乘法中出家,晚齋照吃不誤。如果有誰說:“我出家持午,不吃晚齋。”我見了一定跟他笑一笑、羞一羞,我說:“你是聲聞,你不是菩薩。”我就跟他羞一羞。]簡體版《菩薩優婆塞戒經》講記P424——425頁; 蕭平實這等輕蔑佛教“聲聞乘”的無知言論,即荒誕又可笑。 (一) 認定阿羅漢沒有“般若智慧”又如何“必定不與蕭平實爭論”? 蕭平實四處欺騙大眾,建立誹謗“阿羅漢沒有般若智慧,不能了知般若妙義”,卻如何能斷言,“阿羅漢”們不會與蕭平實爭論他關於“般若”的可笑“言論”?! 大家在瞭解的事情上才不會起爭執,在不瞭解的事情上才會起爭執,這麼簡單的道理,蕭平實其實也是知道的。但是,他已經很難回頭再否認罷了。 蕭平實既然建立“阿羅漢不懂般若”,又怎麼能夠斷言“阿羅漢不會跟他爭論般若”。這種言論很可笑,因為,只有阿羅漢懂得般若,才知道蕭平實關於般若的言論是多麼的“高大上”。如果“阿羅漢”都不懂般若,那蕭平實的言論只能被“阿羅漢”們視為異端邪見。 壹,萧平实诋毁“阿罗汉不懂般若” 如蕭平實詆毀道: [一切佛法概括為三乘菩提,其中二乘菩提為聲聞、緣覺所悟證者,唯是斷我見與我執之解脫道,能出三界生死苦,然不能成佛;此謂證悟二乘菩提者,未證法界實相心、未證法界萬法根源之如來藏識故,則不能發起般若智慧。]A30:《識蘊真義》2009繁簡版.CHM》書籍簡介; [證悟般若,在目前來講,這個地球就只有正覺同修會這裡才有。不論去到哪裡,統統是常見的外道法。]《起信論講記》第一輯17頁; 此等邪說,前後文均有駁斥,此不贅述。 貳,萧平实自詡“ 阿罗汉不会跟他争论般若” 蕭平實可笑言論如下: 《心經密意》[今時若有真阿羅漢住世者,聞餘言時,必皆不敢復作異言也;…何故言阿羅漢必不與平實爭?謂今時若真有阿羅漢者,必知平實所言解脫道之義理正真;亦知平實所言般若妙義,皆非彼等所能了知,故知自身之尚未能知《心經》所言妙義也,故知自身尚未能證佛菩提也,是故彼等阿羅漢必定不與平實爭。彼等聞平實所說已,縱因習氣未斷而有不悅,亦不敢稍置一語,唯有默然受之。] 繁體《優婆塞戒經講記》第六輯278頁:[阿羅漢證得解脫果,說一句老實話:「他(阿羅漢)來我面前沒說話的餘地。」] 然而,事實上,蕭平實看不起的“阿羅漢”們跟佛陀、文殊菩薩等,一起演說般若等大乘佛法,記載在許許多多的經典中。例如《金剛經》中,須菩提阿羅漢,就在與佛陀一起演說般若波羅蜜。不過是蕭平實自己膚淺而自矜罷了。 如果阿羅漢不懂般若,又如何能夠跟佛陀、文殊菩薩等,一起演說大乘般若等佛法?! (二)與“三乘是一佛乘”義理相悖 蕭平實尚偏執三乘名、相(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五法)之中而起妄想執著。如何能解、能受“唯一佛乘”的大乘義理?! 如《妙法蓮華經》方便品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如:【汝舍利弗,我為眾生,以此譬喻,說一佛乘,汝等若能,信受是語,一切皆當,成得佛道。】《妙法蓮華經》卷第二;譬喻品第三; 這裡明明白白說的是:十方佛土中,只有一佛乘,沒有二乘、三乘。 因此,蕭平實輕蔑聲聞乘,詆毀護持聲聞僧團之行,名為譭謗佛正法者,名為違逆三世諸佛。是破三世佛一切法藏,焚燒、斷滅皆為灰燼。是斷壞一切八支聖道挑壞無量眾生法眼。 (三)聲聞乘所學不離大乘般若 複次,佛陀演說甚深般若波羅蜜,聲聞乘等佛子發心不同,因此所證各有差異。聲聞乘阿羅漢果也是出自大乘般若波羅蜜法中。如經雲: 【世尊。是般若波羅蜜名不可思議不可稱無有量無等等波羅蜜。信行法行人八人。學是深般若波羅蜜。得成就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學是深般若波羅蜜。得成菩薩摩訶薩。是深般若波羅蜜中學。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深般若波羅蜜亦不增亦不減。】《大智度論》釋大事起品第五十(卷七十一);聖者龍樹造;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蕭平實詆毀聲聞、緣覺乘佛子“在二乘法上用心的那些福德只能取證解脫果,在大乘法的般若開悟法中是派不上用處的”。此等行徑名為破毀正法眼行,是隱滅正法燈行,是斷絕三寶種行。是自謗正法毀呰賢聖,亦令他人誹謗正法毀呰賢聖,命終當墮無間地獄經劫受苦不可療治。。 (四)世尊授記此等人必墮地獄 佛陀雖立三乘佛法,但都屬於一佛乘。三乘佛法都源於佛陀自證境界。實為佛陀演說實相、第一義諦、第一義空,而三乘佛子發心不同,所證各有差異。如經雲: 【須菩提!譬如漏盡阿羅漢,不信他語、不隨他行,現見諸法實相,惡魔不能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不退品第五十五; 此處經典說明聲聞阿羅漢,不僅證悟了實相,而且是現見諸法實相。 因此,佛陀於《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中授記若蕭平實這類詆毀聲聞法之流,必墮地獄。如經雲: 【複有人於諸如來所說正法或聲聞乘相應正法或獨覺乘相應正法或是大乘相應正法。誹謗遮止自不信受。令他厭背障礙他人讀誦書寫下至留難一頌正法。如是名為非根本罪亦非無間。而生極重大罪惡業近無間罪。…… 所以者何。此二種人習行破毀正法眼行。習行隱滅正法燈行。習行斷絕三寶種行。令諸天人習行無義無利苦行墮諸惡趣。此二種人自謗正法毀呰賢聖。亦令他人誹謗正法毀呰賢聖。命終當墮無間地獄經劫受苦不可療治。】《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三;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無依行品第三之一; 【複有一類。於大乘法得微少信。實是愚癡自謂聰敏。於我所說聲聞乘法緣覺乘法毀呰誹謗。不聽眾生受持讀誦下至一頌。如是等人名為譭謗佛正法者亦為違逆三世諸佛。破三世佛一切法藏焚燒斷滅皆為灰燼。斷壞一切八支聖道挑壞無量眾生法眼。若刹帝利旃荼羅王乃至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於佛所說聲聞乘法緣覺乘法及大乘法障礙覆藏令其隱沒乃至一頌。當知是人名不恭敬一切法眼三寶種姓。…… 彼刹帝利旃荼羅王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不久便當支體廢缺於多日夜結舌不言受諸苦毒痛切難忍命終定生無間大獄。】《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四;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無依行品第三之二; 五,2005年蕭平實诋毁佛陀是“在家人” 蕭平實於佛法無知,所學膚淺。其言論可笑荒誕。如: [世尊他老人家也是在家,你曾經看過哪一尊佛像是光頭的?不都是旋發加上肉髻,那不也是在家身嗎?]2005年《優婆塞戒經講記》第二輯120頁; 本師釋迦摩尼佛,現八相成道,八相之一就是“出家”。若世尊不出家,如何建立僧團?!如何為出家僧團制戒?!若在家而為出家“制戒”則為諸天、人、外道譏笑。 【八相成道】 佛示現人間,有八種相,名八相成道。大乘所說的八相是:降兜率、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滅。小乘所說的八相是從兜率天下、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入涅槃。此中大乘有住胎,無降魔,小乘有降魔,無住胎。FROM:【《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編】 因此可知,蕭平實對於佛法膚淺之極,卻詆毀佛陀,造地獄惡業。其誰智者,睹此文而不覺醒?睹此文而不棄舍蕭平實邪說? 六,依菩薩塑像而輕蔑佛教出家僧侶 自吹為“二地菩薩”的凡夫蕭平實學識淺薄,竟然依菩薩塑像而建立誹謗。即使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中,有示現在家相者。彼亦嚴持別解脫戒、菩薩戒,具足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序在勝義僧中。而蕭平實,尚且不知在家、出家菩薩應增上修學別解脫戒,何況受持?!何況能令清淨?!如何覥顏自吹“勝義僧”?! 而蕭平實卻誑言: [初地以上的菩薩,你要找一個出家相的菩薩,是很少見的!諸位!五大菩薩的名諱,請諸位念念看!(大眾一起念:)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請問:這些等覺位的大菩薩們,有幾位出家?(大眾回答:一位!)是嘛!只有一位地藏王菩薩啊!]A16:《大乘無我觀-悟前與悟後別說》2009繁簡版;回答問題(上);問題三; [此如 釋迦在燃燈佛為其授記成佛時,亦如大乘經中起首之在家菩薩等,亦如彌勒、文殊、普賢、維摩詰、觀音、勢至…等,雖現在家相,頭戴天冠、身著寶衣、胸佩瓔珞、身有種種寶物莊嚴,迥異出家聖僧,然皆同得名為聖僧;]A25:《真假開悟》2009繁簡版.CHM第六章 表相歸依與實義歸依;第一節 表相歸依與實義歸依; [眾生著相,自古已然,非獨今日。佛世諸出家聲聞僧,見維摩詰大士、文殊大士、觀音大士時,因諸大士皆示現在家相,乃執著聲聞戒而不頂禮大士。是故此書出版,若致毀辱,亦意料中事。……時在一九九六年晚春] A03:《正法眼藏-護法集》2009繁簡版.CHM;平實導師 著;自 序; 如上所言,名為邪見非是正解。 (一)染衣出家表佛法驻世 佛教中,有染衣、剃度出家者,代表佛法駐世。若無染衣、剃度出家者,則佛法衰滅。而白衣雖有千萬,卻不能代表佛法駐世;剃度染衣僧侶雖僅一人,可表佛法依然駐世。 複次,即使僧人破戒汙穢,而猶能為一切人非人等做利益事。白衣則無如是事。如經雲: 【於我法中而出家者。若有破戒行諸惡法內懷腐敗如穢蝸螺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非梵行自稱梵行恒為種種煩惱所勝敗壞傾覆。如是破戒諸惡苾芻。猶能示導一切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無量功德珍寶伏藏。又善男子。於我法中而出家者。雖破戒行而諸有情睹其形相應生十種殊勝思惟。……】《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三;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無依行品第三之一; 因此,佛教出家之法式,豈容蕭平實這類狂妄之流輕蔑?!蕭平實無知而膚淺,竟然蟻聚大眾於“正覺同修會”,輕蔑出家僧侶,造立無邊誹謗佛教惡業。 (二)十方三世無量菩薩皆以出家為願 如普賢十大願王之一“常隨佛學”,即願隨三世諸佛現出家相,於菩提樹下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此,無量無邊諸菩薩,學普賢“常隨佛學”大願行故,世世常如諸佛出家修行,延續正法,救度眾生。如經雲: 【我願普隨三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 所有十方一切刹,廣大清淨妙莊嚴 眾會圍繞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 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 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餘 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因此,蕭平實詆毀言“初地以上的菩薩,你要找一個出家相的菩薩,是很少見”,名為膚淺無知。 (三)菩薩不失所願因世世出家故 佛勸諸菩薩出家,如經雲: 【佛告舍利弗。菩薩複有一法不失所願。何謂為一。於是開士。當學追慕阿閦如來宿命本行菩薩道時。志願出家樂沙門行。世世所生不違本誓。乃能進至得如來號無所從生。是則菩薩第一之利用。…… 若有菩薩不舍大乘慕度眾生。常當追樂出家之業。是為一法不失所願。】《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卷上;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是故,蕭平實編造無知言論,輕蔑“出家”名為無知,名為於佛相爭,是無知者。 (四)舍家出家則成就十德,非在家能成就 佛勸諸菩薩出家舍家,成就十德故。如經雲: 【佛告舍利弗。…… 舍家故得致十德。 一者無有貪欲放逸之態。 二者常好閒居不習憒鬧。 三者常奉佛行舍遠小節。 四者棄捐癡冥無益之法。 五者不慕妻子家居恩愛。 六者釋置惡趣非法之患。 七者攝取安樂天上善處。 八者未曾違失宿命本德。 九者諸天愛敬常戀侍衛。 十者諸龍神王常擁護之。是為十德。】《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卷上;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是故,蕭平實編造輕薄之言,輕蔑“出家”名為無知,名為與佛相爭,與法相爭,與僧相爭,是趣地獄者。 (五)“出家”是菩薩大人所覺,能利益一切眾生故 出家一法乃能究竟利益一切眾生。此是諸菩薩所覺悟故。如經雲: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念三衣,瓶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佛說八大人覺經》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是故,蕭平實編造輕薄之言,輕蔑“出家”名為無知,名為與佛相爭,與法相爭,與僧相爭,是趣地獄者。 (六)文殊菩萨本是出家之菩薩 文殊菩薩是出家菩薩,而蕭平實竟然詆毀為“在家”名為無知,名為於佛相爭,是詆毀文殊菩薩者。如經雲: 【佛告跋陀波羅。此文殊師利有大慈悲。生於此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其生之時家內屋宅化如蓮華。從母右脅出。身紫金色。墮地能語如天童子。有七寶蓋隨覆其上。詣諸仙人求出家法。諸婆羅門九十五種。諸論議師無能酬對。唯於我所出家學道。住首楞嚴三昧。】《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西晉居士聶道真譯; 如上可知,佛世時,文殊菩薩出家依止僧團而住。而蕭平實於佛法所知膚淺,而自大妄語,言:“平實二千餘年前親在佛座下時雖已明心”(《眼見佛性》),此是鬼話。何以故?若誠如是,豈能不知文殊菩薩出家安住僧中?! (七)彌勒菩薩本是出家之菩薩 彌勒菩薩是出家菩薩,而蕭平實竟然詆毀為“在家”名為無知,名為於佛相爭,是詆毀彌勒菩薩者。如經雲: 【爾時優波離亦從座起。頭面作禮而白佛言。世尊。世尊往昔於毗尼中及諸經藏說阿逸多次當作佛。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斷諸漏。此人命終當生何處。其人今者雖複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佛記此人成佛無疑。此人命終生何國土。佛告優波離。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應正遍知。今於此眾說彌勒菩薩摩訶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此人從今十二年後命終。必得往生兜率陀天上。】《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如上可知,佛世,彌勒菩薩出家依止僧團而住。而蕭平實於佛法所知膚淺,尚且不知彌勒出家於僧眾中得世尊授記,未來候補佛位。而自大妄語,言:“平實二千餘年前親在佛座下時雖已明心”(《眼見佛性》),此是鬼話。何以故?若誠如是,豈能不知文殊菩薩出家安住僧中?!豈能不知彌勒菩薩出家安住僧中?! 七,對於真如無知 蕭平實對於佛教“真如、法身、如來、實相、涅槃”等義理,荒誕解說,隨意曲解,尚在無知凡夫行列。卻自吹“二地、三地、法王”,誠不知恥也。 (一)蕭平實認為若真如“遍滿虛空,眾生將不能動轉” 蕭平實誑言: [若真如是遍滿虛空的話,應該是一切有情的真如都在悟前就遍滿虛空了,因為此師(月溪法師)說祂不變異,悟前悟後是一樣的。若開悟時所證的本心就是真知,就遍滿虛空的話,那就應該像清水充滿在透明玻璃瓶之中,加以搖晃,水也不動轉。那又為什麼世尊的真如住在釋迦牟尼佛應身之中,四十九年說法,可以到處動轉呢? 如果真如是遍滿虛空的話,一切開悟者在悟後就不能住在色身裡面隨著身體動轉。若明心見性所證真如遍滿虛空而不是阿賴耶識,則一切悟者及十方諸佛的真如,應都全部遍滿充塞虛空,則一切悟者之真如和十方諸佛的真如應該要相雜相入,混為一體。 果真如此,則一切開悟者悟後應不可能再住於世間,悟的當下就應進入涅盤了。因為他悟後就遍滿虛空,就不能動轉,就與諸佛混為一體了。若說悟者死後,真如才遍滿虛空,那他生前所悟的就必定不是真如,就不可能成佛,將來也不會成佛。]A03:《正法眼藏-護法集》2009繁簡版;第三章 悟後起修之辨正;第四則 ; 如上蕭平實荒誕言論,名為無知。 壹,真如是一切法所依,非依止於他法 真如非“遍滿虛空”,亦非“住在釋迦牟尼佛應身之中”。何以故? 十方世界、虛空、山河大地都是真如所顯。如經雲: 【佛興慈悲哀湣阿難及諸大眾。…… 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 不知色身外泊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二; 而蕭平實卻依然沉醉於“真如、涅槃是一物,藏在肉體內”——固執“五蘊中有我”的可笑邪見,四處招搖撞騙。 貳,真如無形無相如何能隨臭穢身行住坐臥?! 真如是一切法所依,豈能依止、龜縮於汙穢肉身之中?!而蕭平實卻建立“五蘊中有我”的無知言論: [自我的執著斷除了,舍報之後色身壞了、心跳停了、呼吸停了,這個第八識真如漸漸離開身體而不會出生中陰身,不會再去投胎,你就消失掉--沒有你了。結果是剩下誰呢?剩下你背後的那個祂,就是你的祂--如來藏,不是在談戀愛那個“你的他”,就是背後那個你啦!祂沒有見聞覺知也不做主,也不再出生中陰身出現見聞覺知,就這樣消失了;因為祂(如來藏、真如、法身)無形無色,不會再於三界中出現,這就是涅槃。]A11:《邪見與佛法》2014繁簡版N;第二章 第四節 二乘無學不證涅槃; 諸佛子,佛陀於無量經中說,五蘊中無“我”,“我”不在五蘊中; 諸佛子,佛陀於無量經中說,常法無有住處,有住處者,必定無常。如經雲: 【善男子。若言佛性住眾生中者。善男子。常法無住若有住處即是無常。善男子。如十二因緣無定住處。若有住處十二因緣不得名常。如來法身亦無住處。法界法入法陰虛空悉無住處。佛性亦爾都無住處】。《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九;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三; 而蕭平實卻依然沉醉於“真如、涅槃是一物,藏在肉體內”,高舉“五蘊中有我”的可笑邪見,四處招搖撞騙。 三,蕭平實的“涅槃”住於身內,隨身行住坐臥 蕭平實鼓吹的“佛性、涅槃、真如、法身……”皆是無常法,是有為法,與佛教“佛性、涅槃、真如、法身……”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如蕭平實誑言: [什麼是第一義?也就是了義。說的是空性,但不是空;不是什麼都沒有的頑空。是指一切有情眾生生命的本源、根源,我們稱之為真如、真心、自性彌陀、菩提、涅盤、佛性、如來藏……許多名稱,這些說的都是同一個東西。]A02:《念佛三昧修學次第》2014繁簡版;08 第一篇;第三章 求生諸佛淨土之三資糧;第三節;第五目:理行之三:深解第一義。; 如上面舉證,可知蕭平實認為“第八識真如漸漸離開身體而不會出生中陰身,……剩下誰呢?剩下如來藏,這就是涅槃。”。這樣就可笑了。蕭平實說“真如、涅槃”都是一個。怎麼會“真如離開身體”而“涅槃”不離開?! 如果“真如、涅槃”是倆個,那“如來藏”也不應同於“涅槃”,如此蕭平實則墮在“一人成多佛”的邪見中。即:“真如成一尊佛、涅槃成一尊佛、如來藏成一尊佛”。如此荒誕不經的言論,竟然也有千萬大眾盲從崇信。 (二)舉“流转真如”等七真如義問難 有人問難言:“有佛經說‘七種真如’,其中也說‘流轉真如’如《解深密經》曰:【如所有性者,謂即一切染淨法中,所有真如,是名此中如所有性。此複七種:一者流轉真如,謂一切行無先後性。二者相真如,謂一切法、補特伽羅無我性。三者了別真如,謂一切行唯是識性。四者安立真如,謂我所說諸苦聖諦。五者邪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集聖諦。六者清淨真如,謂我所說諸滅聖諦。七者正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道聖諦。】因此,蕭平實所言不為過失。” (三)駁斥 此等問難是於真如,及般若波羅蜜義理無知故。 壹,何谓【真如】? 【真是真實不虛,如是如常不變,合真實不虛和如常不變二義,謂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 真如就是諸法實相,宇宙萬有的本體,恒常如此,不變不異,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即無為法。亦即一切眾生的自性清淨心,亦稱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等。 起信論說:“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編 蕭平實於上“真如”義理無知無聞,故建立“五蘊中有我(真如)”之荒誕言論。 貳,不知世尊“假施设句”义理 世尊依眾生種種執取,若有、若無;若生、若滅等,施設建立種種文句、名詞,如“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等名相。 如經雲: 【善男子。言有為者。乃是本師假施設句。若是本師假施設句。即是遍計所執言辭所說。若是遍計所執言辭所說。即是究竟種種遍計言辭所說。不成實故非是有為。善男子。言無為者。亦墮言辭施設。……】《解深密經》勝義諦相品第二; 【諸佛於法方便善巧,能于無相建立種種法及有情名相差別”。】《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八;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第二分實說品第八十四; 由此可知,《解深密經》經“七真如”者,是世尊依平等性、諸法實相、實際、法性等第一義施設之名相。 若蕭平實依生滅相——“第八識真如漸漸離開身體而不會出生中陰身,……剩下如來藏,這就是涅槃。”,則是無知言論,是不善思維所起邪見,是有罪思擇所起邪說,是智者之所訶毀者。 叁,依胜义相演说七种真如 依勝義相演說七種真如者,即是依“一切法平等性”,演說“流轉。相。了別。安立。邪行。清淨。正行”七種義理,開顯彼等真如體性,開顯彼等如如不動義,開顯彼等自性空; 依勝義相演說七種真如者,即是依諸法“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演說“流轉。相。了別。安立。邪行。清淨。正行”七種義理,開顯彼等如如不動,開顯彼等自性空; 如經雲: 【曼殊室利。若於是處。我以十一種相。決了分別顯示諸法。是名本母。何等名為十一種相。一者世俗相。二者勝義相。……十一者彼勝利相。 世俗相者。當知三種。一者宣說補特伽羅故。二者宣說遍計所執自性故。三者宣說諸法作用事業故。 勝義相者。當知宣說七種真如故。】《解深密經》卷第五;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如來成所作事品第八;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