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破斥蕭平實邪見 卷十 蕭平實難以接受佛教“一切法空”義理,因此難以割捨“身見”,偏執“阿賴耶識”為“我”建立“身見唯識”誑惑自他,不僅詆毀佛教古今大德,還要詆毀世尊。為了博取名利,不惜大妄語、自贊毀他、詆毀菩薩論典、詆毀歷代佛教祖師。真可謂“佛擋殺佛,神擋殺神”,造下諸多惡業。可歎一票“正覺同修會”的迷信徒眾,跟隨蕭“二地”造下無邊惡業。 蕭平實根本不曾開悟,也不曾得見諸法實相,因此才會依凡夫知見猜測開悟境界、諸法實相境界,甚至詆毀相關“般若諸經中的言說不是勝義諦”。偏執佛還有“意識心”,貽笑大方。 (九) 萧平实畏懼“一切法空”義 比如有一個狡詐的騙子,自稱帝王,人民不知其偽,禮拜供養經年累月。有一智者,于大眾中揭穿騙子。然而,愚人卻認為:此人所言先不須計較,我應該首先弄清:智者姓甚名誰?高矮胖瘦如何?膚色是黑是白抑或不黑不白?出身於何等種姓家庭?是婆羅門、刹利還是賤種?其籍貫屬東還是在南、在西、在北?有無修行?言行有無瑕疵? 諸佛子當知“正覺同修會”教徒亦複如此,本人造論呵責、揭露蕭平實犯大妄語、自贊毀他、悖離佛陀教誡。而其徒眾不聞、不閱論文所旨,核對蕭平實著作、言行。反而計較本人姓甚名誰?高矮胖瘦如何?膚色是黑是白抑或不黑不白?出身於何等種姓家庭?是婆羅門、刹利還是賤種?其籍貫屬東還是在南、在西、在北?有無修行?言行有無瑕疵? 是等名為無智愚人。 蕭平實於平等佛法中,高推“唯識”一法,貶低其餘佛法。是於諸法空義,起“斷滅”想的結果,是怖畏一切法空的結果。如經雲: 【世間諸法本空寂,無智妄計執為我。彼等若聞諸法空,則生斷滅怖畏想。若人譭謗於空法,皆由執著我人相。猶如系縛於虛空,增長愚癡墮惡趣。】《父子合集經》卷第七;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緊那羅王授記品第十二; 世間一切法,包括八識等,本自空寂,因為一部分眾生畏懼聽聞諸法空義,佛陀為說唯識法。但有一類愚癡眾生,如蕭平實之流,於唯識法,更起執著,執第八識為“我”。 如蕭平實一類學人,聞佛陀說“我”不真實。說眾生身心,及器世間,皆是阿賴耶識往來生死,執種子所現。由此故,捨棄原來執取的色、受、想、行四蘊之“我”,轉執識蘊(第八識)為“神我”。 如果有人說第八識本自寂滅清淨如佛,蕭平實及其徒眾則痛苦不堪,何以故? 失所執故,斷攀援故。偏執“空”為斷滅法故。 彼蕭平實及其徒眾在“身見唯識”裡積累的“資本、資歷、修學、開悟”瞬間無效,同於初學。彼等便說:“凡夫不同於佛”。 如果有人說第八識畢竟空,蕭平實及其徒眾則怖畏恐懼,何以故? 失所執故,斷攀援故。偏執“空”為斷滅法故。 彼蕭平實及其徒眾在“身見唯識”裡積累的“資本、資歷、修學、開悟”瞬間無效,同於初學。彼等便說:“不可否定第八識”。 “第八識畢竟空”義,非是斷滅法,亦非“無第八識、第八識無”。“空”本不屬“有、無”範疇,而蕭平實之流妄執“第八識”為有,複執空為“無”。 然而,佛陀處處說一切法平等。何以故?一切法自性本空故。如經雲: 【爾時如來林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諸佛悉了知,一切從心轉。若能如是解,彼人見真佛。】《大方廣佛華嚴經》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第十六 (十)唯识法门只是八万四千法门中一法而已 唯識一法在《楞嚴經》中只是二十五類解脫圓通法門——識性一類中的一個法門而已,彌勒菩薩是其法門之代表。如經雲: 【月光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佛問圓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無生忍圓滿菩提斯為第一。 琉璃光法王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佛問圓通我以觀察風力無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傳一妙心斯為第一。 虛空藏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虛空無邊入三摩地。妙力圓明斯為第一。 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遊族姓。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歷劫已來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卷第五; 因此,蕭平實妄推或高推唯識法門,無外乎於佛教一味平等法中,豎立“不平等法”,以此建立自吹自擂的資本。以此生起深厚“我慢”,輕蔑古今大德高僧。 但,事實上唯識所有相關典籍,無外乎是盡觀一切內、外法唯自心識所現——“皆是我心變化所現”。遠離分別、執著證入“唯心識定”,而後六根、六塵消溶,證無生忍入圓通境界。與其餘《楞嚴經》略舉的二十四個法門平等無二。因此,蕭平實刻意推高“唯識”,實屬凡夫情愫,是為了標榜高明建立“高下”知見罷了。 而在衡量此娑婆世界眾生對機法門的時候,文殊菩薩總結道: 【(月光童子)若以水性觀,想念非真實。如如非覺觀,雲何獲圓通。…… (琉璃光法王子)若以風性觀,動寂非無對。對非無上覺,雲何獲圓通。 (虛空藏菩薩)若以空性觀,昏鈍先非覺。無覺異菩提,雲何獲圓通。 (彌勒菩薩)若以識性觀,觀識非常住。存心乃虛妄,雲何獲圓通。 (大勢至法王子)諸行是無常,念性無生滅。因果今殊感,雲何獲圓通】《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六 如上可知。唯識一法,與其餘法門平等一味。並非是蕭平實的傳銷口號吹噓的哪樣——“唯識高出其餘法門”,在蕭平實不斷自封“二地、三地、法王”,不斷兜售“開悟、見性”的利誘之下,很多人都墮入他的邪見坑中,不惜為之造謠、誣陷廣大不認可其知見的佛子。實在令人所不齒。 今本人造文破斥、呵責蕭平實之流,及其“身見唯識”,步入唯識義理,揭穿其 “假道學”之面具時。“正覺同修教”不思辯論義理,唯假攻擊詆毀,欲混淆是非,顛倒黑白。實在可笑。 即使將本人詆毀成一文不值,也無法改變蕭平實大妄語、自贊毀他、輕毀佛制、詆毀經典的事實。這種輕薄可笑的言行,非常幼稚。 (十一)萧平实诋毁世尊有“六识、分别心”等 自詡為“二地、三地、法王”的蕭平實詆毀世尊道: [世尊顯然還是有分別心存在的。]《心經密意》蕭平實 著 ;122頁; 顯然,蕭平實是依凡夫情愫來測度如來境界,根本不懂六根消融之圓通境界。如佛陀弟子——大迦葉尊者,久已熄滅意根。不需要通過心念了知諸法。如經雲: 【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瞭知不因心念。阿難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銷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阿難如彼世人聚見於眼。若令急合暗相現前。六根黯然頭足相類。彼人以手循體外繞彼雖不見。頭足一辯知覺是同。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根塵既銷雲何覺明不成圓妙。】《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四; 由此可知,自吹是“二地、三地、法王”的蕭平實詆毀佛陀“有分別心”,名為詆毀三寶,是名癡人。 (十二)诋毁世尊未能证得六根圆通境界 自詡為“二地、三地、法王”的蕭平實詆毀世尊道: [略答:如來能遍十方世界現化身故,說其真如遍一切處,以其七六五識流注十方世界化現時,其七六五識與此方應身中之真如非一非異故,說其真如遍十方界;非謂遍滿虛空,不應隨言取義。]A07:《平實書箋》2009繁簡版.CHM;十六(240頁~243頁); [那個處處作主的心則是第七識--末那識;這個處處作主的心又叫做意根,是十八界法的六根之一,在唯識系列的經典中,稱之為‘恒審思量’的末那識。當你把第六識意識變成真心以後,意識妄心就不存在了 –意識已經變成真心而不是意識心了,那問題就來了:如果原來的妄心意識沒有了 –沒有這個能夠了境分別的覺知心- 那就應該只剩下‘恒而不審’的真心了,真心既然‘恒而不審’,那麼請問:‘佛悟了以後是不是就變成癡呆漢了?’變成‘不審’一切境界的心了,跟白癡一樣了!所以問題就很嚴重了。所以在我們這七識以‘外’,還有一個第八識 -我們的真如,又名如來藏,又名阿賴耶識,祂是一直都跟我們見聞覺知的妄心意識跟我們處處作主的意根妄心在一起的,是八識心王並行運作,應該這樣才對。]《大乘無我觀》蕭平實;主 文(上);P14; 如上所說名為詆毀世尊,非是正解。 壹,蕭平實詆毀世尊證量 諸佛世尊久遠無量劫以來,就已經證得六根圓通境界,根塵消融,無功用境界圓滿無礙,六根早已消融,早已超越根、塵境界,了知諸法不由六根。 譬如有人久習武藝,雖有人偷襲而不假心識判斷,而能出招制敵。雖久已離心意意識境界,而能現身口意業,成就救度眾生事業;雖久已斷諸心行境界,而能現身口意業,成就救度眾生事業; 如經中說圓通境界: 【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塵根識心應時銷落。】《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四; 【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妄銷亡不真何待。】《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四; 如上可知,諸佛如來根塵俱息,何來“分別心”?! 而蕭平實詆毀如來有“分別心”,名為愚癡,名為詆毀三寶,名為與佛相諍; 如上可知,諸佛如來根塵俱息,何來“意識”?! 而蕭平實詆毀如來有“意識”,名為愚癡,名為詆毀三寶,名為與佛相諍; 如上可知,諸佛如來根塵俱息,何來“末那識”?! 而蕭平實詆毀如來有“末那識”,名為愚癡,名為詆毀三寶,名為與佛相諍; 如上可知,諸佛如來根塵俱息,何來“七六五識”?! 而蕭平實詆毀如來有“七六五識”,名為愚癡,名為詆毀三寶,名為與佛相諍; 貳,蕭平實建立“身中之真如”邪見 何謂“真如”? 【真如】 離妄曰真,不異曰如。即諸佛所證真實無妄之德,以其無滅無生,不遷不變,是為常住果。FROM:【《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如上可知,真如是“無滅無生,不遷不變,是為常住果”。既然如此,則不可能具備“方、時、數、和合(心不相應行法)”等有為、生滅相。 而蕭平實卻可笑的認為“真如”是個東西,在“身中”。這是邪見,如果在身內有個“真如”,那解剖學都要修改教學大綱了。 而蕭平實認為“身中”有“真如”,令“真如”墮在“方(方位)”中,亦複墮在“時、數、和合”等“心不相應行法”中。這些“心不相應行法”是有為、生滅法才具備的,屬於行蘊範疇。因此蕭平實認知的“真如”根本不是佛教真如——“無滅無生,不遷不變,是為常住果”。 人身中有“真如”,那麼人南北往來,“真如”是不是也要南北往來?! 如果南北往來,那麼蕭平實認知的“真如”屬於生滅有為法,屬於戲論,言不及義; 人身死骨朽,這個“真如”是跟隨“第八識”投胎?!還是自生自滅?! 如果“真如”是跟隨“第八識”投胎,那麼蕭平實認知的“真如”屬於生滅有為法,屬於戲論,言不及義; “身中之真如”如同“我中有無我”一樣,早在《阿含經》中,佛陀已經詳細破斥,“我、無我”是不互不相在的。“身體、真如” 同樣是不互不相在的。 由此可知,蕭平實是“迷中倍人”,尚未證得聲聞初果境界,所言“身中之真如”純屬言不及義的笑話。 三,蕭平實不知“真如”不生不滅故含十方界 蕭平實認為“說其真如遍十方界;非謂遍滿虛空,不應隨言取義。”,這是因為蕭平實認為“真如”是一個物體(有為法)放在“身中”,不可能大到離譜的“遍滿虛空”。 然而事實上,“真如”不是有為法的物體,而是無為法,並且,十方世界都是依真如而現。如經雲: 【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泊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如來說為可憐湣者。】《楞嚴經》卷第二; 由此可知,蕭平實是“迷中倍人”,所言“身中之真如”與外道煉內丹一樣,純屬生滅有為法。 (十三)萧平实诋毁世尊不如阿罗汉 自稱“二地、三地、法王”的蕭平實道: [意根是永遠不會滅的.直到成阿羅漢以前...]《勝嫚經講記》蕭平實 著; [世尊顯然還是有分別心存在的。]《心經密意》蕭平實 著 ;122頁; [略答:如來能遍十方世界現化身故,說其真如遍一切處,以其七六五識流注十方世界化現時,其七六五識與此方應身中之真如非一非異故,說其真如遍十方界;非謂遍滿虛空,不應隨言取義。]A07:《平實書箋》2009繁簡版.CHM;十六(240頁~243頁); 對照上面蕭平實詆毀佛有“七六五識(末那識、意識、前眼耳等五識)”,而這裡又說阿羅漢是滅除意根的。看官不禁要問: 壹,难道佛果境界还不如阿罗汉境界?! 成阿羅漢後,意根熄滅。哪裡來的六識(意識)、七識(末那識)?何況,佛陀早就六根消融,圓滿圓通。如經雲: 【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瞭知不因心念。……根塵既銷雲何覺明不成圓妙。】《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四; 因此,蕭平實所謂“(佛)其真如遍一切處,以其七六五識流注十方世界化現”實屬凡夫臆測聖境界,純屬笑話。 贰,难道阿罗汉“跟白痴一样”了吗?! 而事實上,蕭平實根本不懂佛果、阿羅漢果智斷差別。佛果包括了阿羅漢所有境界。阿羅漢、辟支佛和諸佛如來於煩惱障斷解脫,平等一味。而諸佛如來更有智障斷解脫,阿羅漢、辟支佛所未能證得。如經雲: 【大慧不異者。聲聞緣覺諸佛如來。煩惱障斷解脫一味。非智障斷。大慧。智障者。見法無我殊勝清淨。煩惱障者。先習見人無我斷。七識滅法障解脫。識藏習滅究竟清淨】《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四;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一切佛語心品之四; 因此,阿羅漢、辟支佛和諸佛如來都是斷除了七轉識,難道證阿羅漢果的人都“跟白癡一樣”了嗎?! 而諸佛如來更是熄滅阿賴耶識藏,證得究竟清淨境界。而蕭平實詆毀如來有“七六五識”,名為愚癡,名為詆毀三寶,名為與佛相諍; (十四)萧平实自破邪说 蕭平實上面建立詆毀世尊有“意識心”,而世尊證得佛果無住處涅槃境界,而舉凡大師、學人,若教人以意識心入住無餘涅盤,或說無餘涅槃中有意識心者,皆是未斷我見之凡夫也。佛法中、法界中實無如是涅盤“境界”故,唯有外道法中方有如是意識心所住之涅盤境界故。 蕭平實詆毀言: [世尊顯然還是有分別心存在的。]《心經密意》蕭平實 著 ;122頁; 再看看,蕭平實自破上面建立的“世尊顯然還是有分別心存在的”邪說。而下文中卻又說“唯有外道法中方有如是意識心所住之涅盤境界”,名為自破邪說。 [由是故說:“舉凡大師、學人,若教人放下一切執著,而以一念不生之清淨覺知心入住無餘涅盤者,皆是未斷我見之凡夫也。”佛法中、法界中實無如是涅盤“境界”故,唯有外道法中方有如是意識心所住之涅盤境界故。]A30:《識蘊真義》2009繁簡版.CHM;第十四章 識蘊之觀行與斷三縛結取證初果; 由此可知,蕭平實言論,莫衷一是,純屬戲論,成就詆毀世尊惡業。何以故? (十五)诸经说如来无分别心 諸經中說諸佛如來無分別心。如經雲: 【複次善男子。一切如來無分別心。于一切法得大自在。無礙清淨智慧見故。是自境界不共他故。是故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不惜身命難行能行。為得此身。如此之身最上無比。是處最勝不可思議。過言說界。是方寂靜過一切怖畏。】《金光明經》三身分別品第三;梁三藏真諦譯; 【善男子諸佛如來不起是心。此諸眾生下中上根。我為此等下中上根諸眾生類。隨順宣說下中上法。而諸如來無分別心。所說之法自然而成。不增不減隨器受故。】《佛說法集經》卷第一;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上可知,諸佛如來早已“六根、六塵”消融,何來“分別心”?! 蕭平實毫無學識、修證可言,而詆毀如來有“分別心”,名為愚癡,名為詆毀三寶,名為與佛相諍; 或有人言:“佛經中有說‘世尊作是念’,因此蕭平實說“世尊有分別心存在”不為過。如經雲: 【時世尊作是念。此愚癡人。不能堅固其志共作制限。而複自壞。何以故。不堪佛威神故。我今寧可即就座而坐。五比丘見如來坐已。皆稱名汝如來。】《四分律》卷第三十二” 答曰:前文已說摩訶迦葉尊者尚且“久滅意根圓明瞭知不因心”,即,不依心識而能了知六塵。何況諸佛如來,能具凡夫“分別心”?!不過為度眾生,於圓滿寂滅、離心(第八識)、意(第七識)意識(第六意識)境界,現於“念”而已。如經雲: 【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聞香。驕梵缽提異舌知味。舜若多神無身有觸。如來光中映令暫現。既為風質其體元無。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瞭知不因心念。】《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四; 是故,蕭平實說“世尊有分別心”的言論,是詆毀世尊,誹謗三寶,名為邪見,不名正解。 (十六)成佛作祖皆不能稍离意根? 自吹“二地、三地、法王”的蕭平實胡言亂語道: [第五目:改變他人內相分之能力,純由增上慧學所成就,非由定力所成就,亦非由五神通之威力所能成就,三明六通之大阿羅漢亦所不能,乃至已得無生法忍果之二地滿心菩薩所不能者,故說諸菩薩摩訶薩不可思議。而此能力,悉因意根之現識功能、悉因意根之默容一切諸法、悉因意根之能對不可知執受有加以改變之大能力所致;而意根之有如許能力者,卻是由於意識覺知心對於無生法忍之增上慧學修證所致,非離增上慧學而得成其功用,非由禪定之力所能達成,故說意根之現識功能極為廣大,成佛作祖皆不能稍離意根也!]《A25:《真假開悟》2009繁簡版.CHM》第六章 表相歸依與實義歸依;第六節 意根現識對異熟識不可知執受之影響; [意根是永遠不會滅的.直到成阿羅漢以前...]《勝嫚經講記》蕭平實 著; 分分鐘就被禪宗初祖——摩訶迦葉尊者打臉。何以故? 前文已說摩訶迦葉尊者,“久滅意根圓明瞭知不因心”,即,久遠以來就斷滅了意根,不依心識而能了知六塵。何況諸佛如來,而具凡夫“意根、分別心”?! 複次,佛教經典《心經》中,早就明說。實相、空、真如中並無一物,無意、無意識界……。如下文: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是故,可知蕭平實毫無學識、修證,言“成佛作祖皆不能稍離意根”者,名為詆毀佛法,詆毀三寶,與如來爭。 此等知見是惡思維,是惡慧燒心,是智者之所訶毀。 (十七)阿賴耶識依因緣生非“常住法” 自吹“二地、三地、法王”的蕭平實誑言: [阿賴耶識一定是常住法,因為 佛說祂是出生萬法的主體心,在證悟者的現前觀察的現量中,也證實祂是出生萬法的主體心。]《A25:《真假開悟》2009繁簡版.CHM》第二章 法身即是阿賴耶、異熟、無垢識、如來;第六節 阿賴耶識出生萬法,故是常住法; 然而,阿賴耶識是依因緣而生,非不依因緣。何以故?阿賴耶識,顯現“分別事識”——眼耳鼻舌身意等識,複現內、外六塵、器世間等。而眼耳鼻舌身意等識,複於內、外六塵,起貪嗔癡等煩惱,造善、惡、無記業為因,成就未來入胎的阿賴耶識,而入胎後,阿賴耶識再顯現“分別事識”、身及、器世間等。於一切時輾轉相生互為因果。如論雲: 【諸法于識藏,識於法亦爾。 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 此頌意言。阿賴耶識與諸轉識。於一切時輾轉相生互為因果。攝大乘說。阿賴耶識與雜染法互為因緣。如炷與焰輾轉生燒。又如束蘆互相依住。唯依此二建立因緣。所餘因緣不可得故。】《成唯識論》卷第二;護法等菩薩造;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上可知: 1, 阿賴耶識與前七轉識及境、界,互為因果。阿賴耶識為因,顯現此世七轉識及境、界之果報;七轉識於境、界熏習、成就善、惡、無記業種子為因,未來顯現為來世阿賴耶識因。 2, 既然阿賴耶識從因緣生,畢竟亦從因緣滅,阿賴耶識則是生滅法。 3, “阿賴耶識出生萬法,故是常住法”本身就是一個悖論。“出生萬法”本身就是動轉、生滅相,如何能夠常住?!常住法必不動轉,動搖者必不常住。如微塵動搖和虛空不動轉。 (十八)一切法皆依“如来圆觉妙心”而得建立 自吹“二地、三地、法王”的蕭平實誑言: [阿賴耶識一定是常住法,因為 佛說祂是出生萬法的主體心,在證悟者的現前觀察的現量中,也證實祂是出生萬法的主體心。]《A25:《真假開悟》2009繁簡版.CHM》第二章 法身即是阿賴耶、異熟、無垢識、如來;第六節 阿賴耶識出生萬法,故是常住法; 然而,一切諸法,包括“阿賴耶識”等,皆依“如來圓覺妙心” 或“真識、真相、真如、如來藏”而得建立。譬如海市蜃樓,依虛空而有,而虛空本無生滅。是故。如經雲: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花從空而有。幻花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大唐罽賓三藏佛陀多羅譯; “如來圓覺妙心”又名“圓覺、實相、空、畢竟空、實際、本際、真如、菩提、法身、涅槃及波羅密”。 此“如來圓覺妙心” 或“真識、真相、真如、如來藏”體性如《心經》雲:“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顯然蕭平實執著的“出生萬法的阿賴耶識”是“有生有滅,有垢有淨,有增有減”,具足生、滅相的“出生萬法的阿賴耶識”是生滅法。何以故?“阿賴耶識”依如來藏而得安立故。 依如來藏不生滅法,才能建立生滅“阿賴耶識”,而“阿賴耶識”出生前七轉識。譬如依虛空故,安立無量國土(星系),依國土故,安立草木、苗稼及六道眾生。而虛空不出生“萬物”,若虛空出生“萬物”,則屬外道“造物主論”。 而主張“依生滅法的阿賴耶識,安立不生滅的真如”的知見,就如同依在地球建立安放“涅槃”的場所一樣可笑。這種邪見在偽經裡屢見不鮮。如偽經言: [彼樓閣中有微妙如意寶珠。供給彼諸菩薩摩訶薩。一切所須資具。時諸菩薩入樓閣中。而念六字大明。是時見涅盤地。到彼涅盤之地。見於如來。觀見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心生歡喜。]偽《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卷第四; (十九)蕭平實詆毀佛果沒有“轉識成智” 如蕭平實詆毀如來境界,誑言: [略答:如來能遍十方世界現化身故,說其真如遍一切處,以其七六五識流注十方世界化現時,其七六五識與此方應身中之真如非一非異故,說其真如遍十方界;非謂遍滿虛空,不應隨言取義。]A07:《平實書箋》2009繁簡版.CHM;十六(240頁~243頁); [第八識自體性,不論是在因地或在果地,恒住如是真如法性中;即使是在因位中之凡夫位,含藏著七識心之染汙種子,然第八識心體之現行配合七識心而現起無漏有為法的運作時,卻一向恒住於自體之真如法性中。]《A25:《真假開悟》2009繁簡版.CHM》第六章 表相歸依與實義歸依;第三節 離心意識─略說二乘涅盤與究竟地之真如; 如來果地境界哪裡來的“七六五識”? 第八識,不是轉為“大圓鏡智”了嗎?!怎麼能說“第八識自體性,不論是在因地或在果地,恒住如是真如法性中”?! 第七識,不是轉為“平等性智” 了嗎?! 意識(第六識)不是轉為“妙觀察智” 了嗎?! 前五識不是轉為“成所作智”了嗎?!如《攝大乘論釋》〈彼果智分第十一之一〉 世親菩薩雲:【由轉阿賴耶識等八事、識蘊,得大圓鏡智等四種妙智,如數次第或隨所應;當知此中轉阿賴耶識故得大圓鏡智,雖所識境不現在前,而能不忘、不限時處,于一切境常不愚迷。無分別行能起受用、佛智、影像,轉染汙末那故得平等性智;初現觀時先已證得,于修道位轉複清淨,由此安住無住涅盤,大慈大悲恒與相應,能隨所樂現佛影像。 轉意識故得妙觀察智,具足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猶如寶藏,於大會中能現一切自在作用,能斷諸疑,能雨法雨。 轉五識故得成所作智,普於十方一切世界,能現變化、從睹史多天宮而沒,乃至涅盤,能現住持一切有情利樂事故。】 由此可知,蕭平實心智具喪、一派胡言,詆毀十方諸佛未能轉識成智,勇造地獄因。 (廿)蕭平實承認阿賴耶識是生滅法 蕭平實承認“阿賴耶識”是生滅法。如下文: [我們在此舉示《佛地經論》的論文為證,上面這一段論文的意思是說:《《阿賴耶識是生滅法,但生滅法三個字不是講祂的心體是生滅法,而是說阿賴耶這個體性是可以滅掉的,所以方便叫作生滅法。滅掉以後,這個心體就改名叫“異熟識”,跟以前的阿賴耶識不同,阿賴耶識不在了,因為阿賴耶的體性消失了,所以改名叫作異熟識,仍然是同一個心體,並沒有被消滅掉。所以這個意思並不表示阿賴耶識心體滅掉了,所以它說“轉諸轉識得受用身”,這受用身是說把阿賴耶的識性去除掉,也就是把集藏分段生死的種子去除掉。當祂開始舍掉了生死種子的能藏、所藏、執藏的體性之後,祂就不叫阿賴耶,就稱作“舍阿賴耶識”,舍掉阿賴耶識這個名字以後,改個名字叫作異熟識,心體還是繼續存在的。也就是說,阿賴耶識本來既是異熟識,也是阿賴耶識;但是斷了分段生死以後,就是斷了見思惑以後,祂的阿賴耶性消除掉,只剩下異熟──變易生死的體性──存在,名為異熟果識,所以改名叫作異熟識。]《A25:《真假開悟》2009繁簡版.CHM》第二章 法身即是阿賴耶、異熟、無垢識、如來;第三節 法身即是如來藏,故阿賴耶識即是如來藏; 為何蕭平實要改口說“阿賴耶識是生滅法”?因為有論“說轉去阿賴耶識得法身”故。如論雲: 【攝大乘說。轉諸轉識得受用身。然說轉去阿賴耶識得法身者。此說轉去第八識中二障種子。】《佛地經論》卷第七;親光菩薩等造;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為何蕭平實要改口說“阿賴耶識是生滅法”?因為有第八識往來生死,非常住法故。如《八識規矩頌》雲: 【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唐 三藏法師 玄奘 作; 壹,蕭平實自破邪說 自吹“二地、三地、法王”的蕭平實,前面才說: [阿賴耶識一定是常住法,因為 佛說祂是出生萬法的主體心,在證悟者的現前觀察的現量中,也證實祂是出生萬法的主體心。]《A25:《真假開悟》2009繁簡版.CHM》第二章 法身即是阿賴耶、異熟、無垢識、如來;第六節 阿賴耶識出生萬法,故是常住法; 如上,蕭平實前面說:“阿賴耶識一定是常住法”,後面又說:“阿賴耶識是生滅法”,言論抵突、莫衷一是。並且,既然說“阿賴耶識是常住法”,就應同於法性——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但蕭平實下麵又說“(第八識)祂是出生萬法的主體心”(這裡說的“主體心”是相對於前七識心而言)。 首先,能夠出生萬法,說明阿賴耶識根本不是“常住法”。如大地出生草木苗稼,如何能說大地是“常住法”?!有“能、所”之相,即非常住。(前文:《(十八)一切法皆依“如來圓覺妙心”而得建立》中廣說) 再者,阿賴耶識本身是因緣生法,不自在故,根本不是“常住法”。常住之法,不屬因緣。(前文:《(十七)阿賴耶識依因緣生非“常住法” 》中廣說) 貳,蕭平實前後矛盾的“阿赖耶识”和“阿赖耶识心体” 自吹“二地、三地、法王”的蕭平實,開始說胡話: [第八識自體性,不論是在因地或在果地,恒住如是真如法性中;即使是在因位中之凡夫位,含藏著七識心之染汙種子,然第八識心體之現行配合七識心而現起無漏有為法的運作時,卻一向恒住於自體之真如法性中。由於第八心識恒住如是真如性,而第八識心體所出生之色身、七轉識及一切法,皆是生滅無常故,般若諸經依如是第八識之真如性而說蘊處界等一切法空,依第八識心體之常住性而說無世間法亦無出世間法,無有漏法亦無無漏法,真如雖在世出世間一切法相上顯現,而不墮世間出世間法之任何一法中故。由是緣故,《心經》依第八識心之自體性而說七轉識、六塵、萬法等諸法空相;亦因是故,一切般若系列經典中,都依第八識實相心之不念性、菩薩性、無心相性、非心性,而說諸法空相。]《A25:《真假開悟》2009繁簡版.CHM》第六章 表相歸依與實義歸依;第三節 離心意識─略說二乘涅盤與究竟地之真如; 為了掩蓋謊言,蕭平實不斷製造新名詞。比如“阿賴耶識心體、第八識心體、第八識心之自體性”。 通過上面第二章裡的闡述可以看出,蕭平實承認“阿賴耶識是生滅法”,是因為“阿賴耶這個體性是可以滅掉的、阿賴耶識不在了,因為阿賴耶的體性消失了”。而蕭平實認為“(阿賴耶識)心體”不是生滅法。阿賴耶識有針對“生死種子的能藏、所藏、執藏的體性”。 但是在此文的第六章,蕭平實卻把生滅的阿賴耶識“能藏、所藏、執藏生死種子的”的功能(體性),安排給了“(阿賴耶識)心體”,說:“第八識心體之現行配合七識心而現起……第八識心體所出生之色身、七轉識及一切法,”。 既然“阿賴耶識”和“阿賴耶識心體”都有“能藏、所藏、執藏生死種子的”的能力。那麼“阿賴耶識”和“阿賴耶識心體”同屬於生滅法。何以故? 因為“能藏、所藏、執藏生死種子的”的能力,屬於必將被捨棄的法。而只有不生不滅的法才是“常住法”,並且是捨棄不了的,不曾聽聞有人能捨棄虛空的。何況能夠捨棄於畢竟空?! 叁,“第八识心体”与“真如”争夺“七六五识”的控制权 蕭平實胡說八道: [略答:如來能遍十方世界現化身故,說其真如遍一切處,以其七六五識流注十方世界化現時,其七六五識與此方應身中之真如非一非異故,說其真如遍十方界;非謂遍滿虛空,不應隨言取義。]A07:《平實書箋》2009繁簡版.CHM;十六(240頁~243頁); 前面蕭平實把阿賴耶識“能藏、所藏、執藏生死種子的”的功能(體性),安排給了“第八識心體”。那麼這裡,都到了佛果境界,還有“七六五識與此方應身中之真如非一非異”,豈不是“第八識心體”與“真如”爭奪“七六五識”的控制權?! 蕭平實這裡是“裁判”,如此荒誕、可笑的言論,竟然忽悠“正覺同修會”一干人等納頭便拜。 肆,悖离唯识相关经论 蕭平實這樣的胡言亂語,實在違逆唯識相關經論。如論雲: 【第八識頌 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八識規矩補注》卷下;明魯庵法師普泰補注 這裡明明白白的說第八識有來、有去,具足生滅。是“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的主體。也就是說,阿賴耶識才具備“能藏、所藏、執藏生死種子的”的功能,並沒有一個所謂的“第八識心體所出生之色身、七轉識及一切法,” 或有人言:蕭平實所說‘阿賴耶識’既是‘阿賴耶識心體’。 答曰:此言荒謬。上文中說的明明白白,蕭平實認為“阿賴耶識是生滅法”,而“阿賴耶識心體”不是生滅法。而之所以判“阿賴耶識是生滅法”,是因為要想成佛,必須將阿賴耶識“舍掉了生死種子的能藏、所藏、執藏的體性”。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