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成唯识论》中说阿罗汉未入涅槃时,未舍一切阿赖耶识体,但阿罗汉一旦取证“无余涅槃”后,就不再有“阿赖耶识”,因为阿赖耶识永灭尽故。
《成唯识论》卷三曰:「然阿罗汉断此识中烦恼麁重,究竟尽故,不复执藏阿赖耶识为自内我,由斯永失阿赖耶名,说之为「舍」,非舍一切第八识体。勿阿罗汉无识持种,尔时,便入无余涅槃。」

     有余涅槃:阿罗汉已证涅槃——“然阿罗汉断此识中烦恼麁重,究竟尽故,不复执藏阿赖耶识为自内我,由斯永失阿赖耶名,说之为「舍」,非舍一切第八识体”。
     无余涅槃:阿罗汉都没有阿赖耶识持种了——“阿罗汉无识持种,尔时,便入无余涅槃”。
  阿罗汉都是究竟尽除阿赖耶识“烦恼粗重”,并且不执取“阿赖耶识为自内我”————即熄灭第七识。而萧平实却还诋毁佛陀有第六、七识。到这里都还只是“有余涅槃”,有余涅槃当然只是“舍”阿赖耶识。到了阿罗汉取证“无余涅槃界”则阿赖耶识也灭尽,无阿赖耶识持种。显然,萧平实并不懂“无余涅槃”是何义。

萧平实说:[阿赖耶识一定是常住法,因为 佛说祂是出生万法的主体心,在证悟者的现前观察的现量中,也证实祂是出生万法的主体心。]《真假开悟》第二章 法身即是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如来;第六节 阿赖耶识出生万法,故是常住法;


“凡夫地的八识心王都灭尽了”,这是自相矛盾。萧平实说“凡夫地的八识都灭尽了”背弃萧平实自己主张的:阿赖耶识出生万法,故是常住法;“常住法”如果能灭尽了,涅槃也可以灭了。涅槃也可以灭尽,一切诸佛都成戏论。解脱生死也成了戏论。萧平实这是诋毁佛教,诋毁三世诸佛。
220.png
上图截取自《真假开悟》
弥勒菩萨也同样说“无余依涅槃界中阿赖耶识永灭尽” 。如:

谓除六位。当知所余名有心地。何等为六。谓
无心睡眠位。无心闷绝位。无想定位。无想生位。灭尽定位。及无余依涅槃界位。如是六位。名无心地。《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三;弥勒菩萨说;


  上文说有六位是无心地,无心睡眠位。无心闷绝位。无想定位。无想生位。灭尽定位。无余依涅槃界位”。
 

第一义建立者。谓唯无余依涅槃界中。是无心地。何以故。于此界中。阿赖耶识亦永灭故
所余诸位。转识灭故。名无心地。阿赖耶识未永灭尽。于第一义。非无心地《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三;弥勒菩萨说;


   上面“六位”中,能建立第一义的,唯独“无余依涅槃界位”才是无心地,为什么?因为此涅槃界中,阿赖耶识也永灭尽故。 
   余下的五位无心睡眠位。无心闷绝位。无想定位。无想生位。灭尽定位。”,其中“灭尽定位,是“七转识灭”虽然可以称为“无心地”,但阿赖耶识未能永远灭尽,相对于第一义而言,灭尽定位并不是真正的“无心地”。  

   如上可知,萧平实与弥勒菩萨诤,与《成唯识论》诤,名为邪见。

     弥勒菩萨亲口告诉你,“无余依涅槃界中”阿赖耶识永灭尽,诸佛、及入无余涅槃的阿罗汉都是证得“无余依涅槃”的,都是灭尽阿赖耶识的。

生不生建立者。八因缘故。其心或生。或复不生。谓根破坏故。境不现前故。阙作意故。未得故。相违故。已断故。已灭故。已生故。心不得生。由此相违诸因缘故。心乃得生。此中若具生因缘故。心便得生。名有心地。若遇不生心因缘故。心则不生。名无心地。
  分位建立者。谓除六位。当知所余名有心地。何等为六。谓
无心睡眠位。
无心闷绝位。
无想定位。
无想生位。
灭尽定位。
及无余依涅槃界位。如是六位。名无心地。
  第一义建立者。谓唯无余依涅槃界中。是无心地。何以故。于此界中。阿赖耶识亦永灭故。所余诸位。转识灭故。名无心地。阿赖耶识未永灭尽。于第一义。非无心地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三;弥勒菩萨说;


上面的论文里是说“无余涅槃界”中即“无余依涅槃界位”,阿赖耶识永灭,是真正的无心地。其余“无心睡眠位。无心闷绝位。无想定位。无想生位。灭尽定位。”五位中,就算是“七转识灭”虽然可以称为“无心地”,但阿赖耶识未能永远灭尽,并不是真正的“无心地”。
而萧平实开始瞎编滥造。改口,说“阿赖耶的体性是可灭的,心体是不可灭的”。如下:
不可以如杨先生、蔡先生、法莲师、悟观师(紫莲心海沙弥)一样的乱说“阿赖耶识是生灭法”,而应该是说:祂的阿赖耶的体性是可灭的,心体是不可灭的。……
言归正传,有时大乘经中说“灭阿赖耶识”者,即是“灭除阿赖耶识心体中所执藏之阿赖耶性”也,非是灭除阿赖耶识心体也,不可如杨先生、蔡先生、法莲师、悟观师(紫莲心海沙弥)等人自生误会之后,却来诽谤阿赖耶识心体为生灭法也。《真假开悟》

经论里有时会说“阿赖耶识是可灭法”,我们绝对不可以依语而不依义,应当要依照经论的真实义理,来理解、来弘扬。这就是说,阿赖耶识的阿赖耶性,是可灭之法,灭掉阿赖耶识心体里的阿赖耶识体性以后,改易这个阿赖耶识心体的名称为异熟识,继续存在而使异熟性继续运作,才能有阿罗汉的色身及觉知心继续存在运作,才有八、九、十地、等觉菩萨的色身及觉知心继续存在及运作,此即为“灭阿赖耶识”;《真假开悟》
      若从第一义谛的建立来说,真正的无心地,是必须七转识都灭尽才算数, 并且还要把阿赖耶识的体性灭尽,成为只剩下异熟性,名为灭阿赖耶识;这样把八识都灭尽了,才算是无心地。这是什么阶段、什么境界呢?这是说,在大乘法中,只有无余涅盘才是真正的无心地!因为十八界都灭尽了,七转识与六尘都灭尽了,阿赖耶识的识性也灭尽了,八识心王都灭尽了,这样才叫作真正的无心地,才是第一义谛中的无心地;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德海幢 的頭像
普德海幢

普德海幢

普德海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