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破斥谢安朔邪见卷十

 

谢安朔党羽反驳品·之二

 

一,执取名相

 

suiyuansuifen 言:[普德言若“功德”即“心性”,又何劳“转”为?回曰:依你所言,烦恼即菩提,又何劳“转”烦恼为菩提?众生心即是佛心,又何劳修行?此可是你意?普德,何者为“转”,“转”中本无增无减,无来无去,是汝自增减来去,反讥贤者。汝心不动,三支空碗皆空;汝心乱动,三支空碗皆碗。学佛为了义,不执取名相。辩法为了心,莫故弄玄虚。]

山人答曰:

首先,是谢安朔无知的建立三种名相——“心性空性、自性”《福报 (2015-03-29 12:32:04)》谢安朔 文。

因被山人破斥,无法自圆其说,反过来说山人不应执取名相”。谢安朔党羽,你们是来搞笑的小丑吗?!

 

二,本初佛邪见

 

suiyuansuifen 言:[普德海幢,何为众生无量?何为众生有量?无量者,非数无量!众生乃幻化境界, 如空花,如阳焰,故说无量。如经云: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普德海幢,以是义故,佛说众生无量;以是义故,佛说众生无边;以是义故,佛说“四无量心”。非汝所错解之“无量”。因无量众生有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才有过去现在未来佛教化方便;若三际心灭,则平等性现,实无过去现在未来之佛。恒沙佛土,不在他方,在你普德海幢一心之中,一念之际。何为“本初佛”?世人愚痴,以本初非第一,不知本初乃众生自性,不生不灭。若取本初文字之相,则原始七佛之毗婆尸佛可为本初否?若毗婆尸佛不为本初,毗婆尸佛佛相即立,则本初佛佛相亦立。佛又何言三际平等一佛乘法?普德海幢,昨夜之月与今夜之月,是一月否?今夜之月与明夜之月,是一月否?东海之月与南海之月是一月否?普德海幢,读佛说经,旨在了义,不在抄列文字章句。若不了义,以文字义宣说法性,落入邪见;以之惑人,平添恶果。汝错解善知识所言,是汝自咎,反污他人,不可不慎!]

山人答曰:

谢安朔党羽,莫要画蛇添足了。“本初佛”本非佛法名词,源于喇嘛邪淫之教。如《藏密外道论·卷五》文:

【彼文《第一篇 莲花王 第三章 胜王因陀罗部底》中说:[无上密乘的根源,缘起于无上正遍觉、本初法身普贤王如来,普贤王如来以他内证的境界,传授与由其自性所成就示现的圆满五身、毗卢遮那如来等五方五佛,以及诸佛宛如大海一般无量的眷属。

这些宛如大海的佛海圣众,得到了诸佛密意,圆证了微妙法身,与诸佛平等无二无别。后来五方五佛又以密意传授与金刚萨埵。从此之后他们各以心印,来递相传承,成为密教的起源。……

莲花王太子这时在法尔自然中忆念:南无法界清净甚深秘密本初法身普贤王如来。]

又如《莲花生大士全传·第一篇 莲花王 第六章 宿世因缘示密行》中说:[而这座秘密不可思议的金刚法界宫,乃是本初法身普贤王如来,究竟密意所示现,即是从常寂光究竟深密境界之中,法尔示现的清净法身净土。法身普贤王如来是法界本初的清净体性,并从究竟无相法身示现出不可思议的如幻净色;他遍体宛转放射出琉璃清净光明的宝蓝色究竟微妙法身,是法界体性智慧无云晴空的实相示现。]】

佛法中言“无始”,显然喇嘛教“本初”与佛法相违,而一贯道徒谢安朔,一味执着“本初”名未离边见。

众生自性”本来无始无终,无生无灭,“本初”与此义相违。名为邪见。

 

三,谤佛说法矛盾

 

suiyuansuifen 言:[普德海幢,“一”者,“同”也、平等也、纯也,其义多,非单指“数”,汝执着“数”相,振振有词,何劳也!无量数佛,如无量水映月,无量水月映照十方,然实无水月可得。岂不闻释迦如来曾言:“过去诸佛如恒河沙,未来、现在亦复如是”;释迦如来更言:“莫如说受,三世诸佛量,非如恒河沙”。普德海幢,试问,我佛如来,何以前说异于后说,是所说法,何以言辞相互矛盾?汝若得幸,于本师释迦生于一时,是否亦如汝先前现在所诽议:“所说法者,前后不一,是为切割,名为无知。”普德海幢,我佛如来,说法恒沙,为度众生无量烦恼,种种方便指引;我佛如来,未说一法,未得一法,为令佛子发大乘道心,领悟诸法实相。诸法性空,无可执取,旦以烦恼性相而有修持。八万四千法门,毕竟为度八万四千烦恼,你外执法相,而不内观烦恼,嚼他饮食,终不能自饱。]

山人答曰:

因俗人执着数量故,佛复说【三世诸佛量非如恒河沙】。如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一切佛语心品之四》(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云: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说句。过去诸佛如恒河沙。未来现在亦复如是。云何世尊。为如说而受。为更有余义。惟愿如来哀愍解说。

佛告大慧。莫如说而受。三世诸佛量非如恒河沙。

所以者何?过世间望非譬所譬。以凡愚计常外道妄想。长养恶见生死无穷。欲令厌离生死趣转精勤胜进。故为彼说言。诸佛易见。非如优昙钵华难得见故。息方便求。有时复观诸受化者。作是说言。佛难值遇如优昙钵华。优昙钵华无已见今见当见。如来者世间悉见。不以建立自通故。说言如来出世如优昙钵华。

大慧。自建立自通者。过世间望。彼诸凡愚所不能信。自觉圣智境界无以为譬。真实如来过心意意识所见之相。不可为譬。

大慧。然我说譬佛如恒沙。无有过咎。

大慧。譬如恒沙一切鱼鳖输牧魔罗师子象马人兽践踏。沙不念言彼恼乱我而生妄想。自性清净无诸垢污。如来应供等正觉自觉圣智恒河。大力神通自在等沙。一切外道诸人兽等。一切恼乱。如来不念而生妄想。如来寂然无有念想。如来本愿以三昧乐。安众生故无有恼乱。犹如恒沙等无有异。又断贪恚故。譬如恒沙。是地自性。劫尽烧时烧一切地。而彼地大不舍自性。与火大俱生故。其余愚夫作地烧想。而地不烧以火因故。如是大慧。如来法身如恒沙不坏。

 

尔谢安朔党羽,自不能解如上经义,更无法自圆其说,因此妄谓如来言辞相互矛盾”,此知见不善,此知见有罪,此知见是智者之所诃毁者。

 

四,本觉于纯澈中复苏

 

suiyuansuifen 言:[国土者,四大假合 。“土”者,“心地”也。无明心,现三界业境之土;智慧心,现法界清净庄严土。梵天魔王有心则有土,为无明心障蔽,故生种种能造妄想。楞严云:“十方菩萨及诸无漏大阿罗汉,心精通吻,当处湛然。一切魔王及与鬼神诸凡夫天,见其宫殿无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陆飞腾,无不惊慑”。是故经云: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本觉自性虽然常住不灭,然为众生无明障蔽,故而有迷悟之别。如云盖月,云不去,则月不现;如旋火轮,旋不止,则火轮不灭。故而,云去月现,说其为“见性”,说其为“觉”,说其为“复苏”。本觉自性本无动摇,众生何以是众生而不是佛;本觉自性离眠梦境界,众生如何依旧被三毒牵引而不自知。是以,本觉自性虽然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然而迷则错失本觉,悟则无本觉可得可证。法说月“现”,不说月“生”,故言梦醒,言复苏,不言生灭常断]

 

山人答曰:

 

如山人《破斥谢安朔邪见·谢安朔2015年邪见品之一》中云:【如谢安朔《禅定 (2015-03-19 13:42:56)》中诳言:

[当本心于同性同体,无二无别的宇宙世界中,纯澈圆满宇宙与灵魂同体脱落,本觉自性即于纯澈中复苏。离于言说,言说挂不住空性;极乐喜悦,远离思维体验之自由,] 

我们来仔细看看,谢安朔如何建立邪见的。所谓当本心于……宇宙世界中,……宇宙与灵魂同体脱落,本觉自性即于纯澈中复苏

这其中有3种邪见:

壹,众生本心函括十方虚空,和合而假名的宇宙也在众生本心中,怎么会有本心于……宇宙世界中”的邪见呢?!这是基本常识。可见谢安朔具足邪见;

 

贰,宇宙与灵魂同体脱落”,宇宙只是诸法和合之假名而已,并且灵魂不过是众生轮回生死时生灭现象而已。灵魂与宇宙,皆是自心所现。而谢安朔执为二法,名为邪见;

 

叁,当本心于……宇宙世界中,……宇宙与灵魂同体脱落,本觉自性即于纯澈中复苏”,谢安朔这一连串无厘头的“动作”,最后使得“本觉自性即于纯澈中复苏”,这明显说明谢安朔所谓的“本心、本觉自性”具足生灭,于“纯澈中复苏”故。因外力“复苏”故。而众生妙明真心,本无动转。

如《楞严经·卷三》【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来前。说偈赞佛: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五,“觉性”与“自性”互殴

 

suiyuansuifen 言:[“觉性不动,而如幻无明妄生妄灭”,问:觉性既然湛然不动,无明生灭从何而有?依何生灭?若依妄生,妄从何来?众生无明妄生妄灭,然觉性一如,焉何众生不成佛道。当知,无明无根,觉明为咎。金在矿中,虽非销有,毕竟销成。以金在矿,不生不灭,而坏销义,是以轮回无有出期。

永恒者,与短暂相对;佛性无生,离与生灭,何来永恒?若说佛性永恒,则有佛性可得,然佛性实无所得,毕竟无生,故说佛性非永恒,亦非非永恒。真如佛性,离于言说,生灭永恒毕竟戏论。

“唯末那识与前六识分别心才具“疲惫”之态,唯末那识与前六识分别心名为觉”。答:此言差矣。一念无明,起于阿赖耶,非独前七识矣。听经云:陀那微细识,习气成瀑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糖是甜的,上帝说亦或凡俗说,糖依旧是甜的。不能说上帝说糖是甜的,糖就是甜的;凡夫说糖是甜的,糖就不是甜的。佛法是实相,修持佛法是实证实相。来听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离四相,于一切法中得见自性如来;若着四相,于一切法中见生灭烦恼。他人邪正善恶,何关己之解脱。清净心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不生善法想,亦不作恶法想,远离善恶分别,安住自性觉心,是我佛子。阿弥陀佛!]

山人答曰:

 

如谢安朔于《生死河——佛义(2015-05-07 10:55:19)》诽谤道:

 [佛性也不是永恒的。佛性就是觉性,是圆满的光明,无生的空性;大概描述一下觉性。]

为何谢安朔要说佛性不是永恒的”?是为了下面的言论做铺垫。如谢安朔的《生死河——佛义(2015-05-07 10:55:19)》中言:

 [祂无杂无色无味无相,祂随缘而起,随缘而灭,无生无灭,无处不在,这是觉性。觉性是通往自性的道路,因为自性困顿,一念妄动,才会升起来觉性的圆满。]

谢安朔嘴里的“觉性”不过是“通往自性的道路”罢了。

 

【谢安朔不知自性既是觉性、觉性既是佛性、佛性既是如来藏,于此建立二种邪见:

壹,妄谓觉性是通往自性的道路”;

此纯粹是胡说八道,前言祂(觉性)随缘而起,随缘而灭”,后又言“觉性无生无灭”,如此自相矛盾,又如何用此生灭法“通往” 无生灭之自性?!谢安朔在此迷失于自所建立邪见稠林之中,言义混乱,此知见不善,此知见有罪,此知见是智者之所诃毁者。

贰,妄谓自性困顿,一念妄动,才会升起来觉性”;

此复诽谤,自性有生,谓生起来觉性”,若自性有生灭,则堕生灭法,如此则一切众生皆堕断灭中,名为与佛相争。

而更自相矛盾的是谢安朔妄言:[要成佛就必须证到觉性。就像我们爬楼一样,有个梯子,觉性是梯子最上面的一格了,梯子往上就没有了。]《生死河——佛义(2015-05-07 10:55:19)》

若此觉性”即是究竟,则与“觉性是通往自性的道路”互相破斥,顿显谢安朔恶慧烧心邪说林立。先前所立“自性”,即成多余之蛇脚,复如龟毛兔角。谢安朔自显邪见,无义可呈。

而痴人谢安朔,认觉性为无明,不知无明虚伪不实。此知见不善,此知见有罪,此知见是智者之所诃毁者。】引自《破斥谢安朔邪见·谢安朔2015年邪见品之一·八,头上安头》

 

六,认攀援心为本性

 

suiyuansuifen 言:[普德海幢:觉性不动,而如幻无明妄生妄灭

既然“觉性无生无灭”,何以又言“祂(觉性)随缘而起,随缘而灭”?纯粹胡说八道。

既然“觉性无生无灭”,何以又言“佛性也不是永恒的”?

---------

suiyuansuifen破斥

问:觉性既然湛然不动,无明生灭从何而有?依何生灭?若依妄生,妄从何来?众生无明妄生妄灭,然觉性一如,焉何众生不成佛道。当知,无明无根,觉明为咎。金在矿中,虽非销有,毕竟销成。以金在矿,不生不灭,而坏销义,是以轮回无有出期。永恒者,与短暂相对;佛性无生,离与生灭,何来永恒?若说佛性永恒,则有佛性可得,然佛性实无所得,毕竟无生,故说佛性非永恒,亦非非永恒。真如佛性,离于言说,生灭永恒毕竟戏论。

谢安朔:

“外道树立心外有觉之论,认为自我意识心,是虚幻不实,而离于自我意识幻心,却有不生不灭的真心,永恒常驻,清净不动,周遍宇宙,包藏自然,圆满完美,为造物主,这就是相似佛法,非如来第一义。佛法所指,心物一元,离心无觉,觉即是心,心觉皆幻,觉空性妄,妄本无生,圆满清净,即心即佛,是心是佛。”

--------------

楼主以“造物主”外道论非难,不知己之见地,已落“造物主”外道论,转帖谢安朔的文字欲破斥,反被照出自己野狐原形,正如suiyuansuifen所谓,汝以邪见,误佛本义,更于佛经断章取义。楞严所云,实为警行者误入邪见,令诸众生远离以“诸猥亵以为传法者”。]

山人答曰:

如谢安朔妄谓:外道树立心外有觉之论,认为自我意识心,是虚幻不实”。彼诚不知《楞严经·卷一》中佛已斥此意识心为“前尘虚妄相想”,如:

 

【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

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

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

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

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又如【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佛说四十二章经》后汉迦叶摩腾 竺法兰同译

义理昭昭,一贯道徒谢安朔于此强词夺理,名为与佛相争,名为邪见。

 

《破斥谢安朔邪见·谢安朔2015年邪见品之一》【既然“觉性无生无灭”,何以又言“祂(觉性)随缘而起,随缘而灭”?纯粹胡说八道。

既然“觉性无生无灭”,何以又言“佛性也不是永恒的”?】

上面山人之问难,令谢安朔党羽,迷义失言。来,山人引尔等出离迷津。

如《楞严经·卷四》

【佛告富楼那。汝虽除疑。余惑未尽。吾以世间现前诸事。今复问汝。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嗔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于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走。

富楼那言。是人心狂。更无他故。】

由此喻可知,一切众生妙明真心,本来清净,无生无灭。而诸无明生死轮回,本来无因无缘,虚伪不实;如演若达多,认为自己丢失了头颅面目,发狂而走。而其本无所失,狂亦无因无体。

 

复次,又如有人眼患翳病,妄见空中无量妙华,诸佛子当知,此华本非因缘。非自然而有。空华虚伪,眼疾妄见。岂有因缘?众生无明,生死轮回当知,亦复如是。本非因缘。非自然而有。

或有人问:空华因眼疾故现,眼疾为因,虚空为缘,名为因缘,非无因缘;

答曰:空华若因眼疾而出,应一切人皆见,且空华应有出处,或由眼出,或由翳出,或由空出,而今现见,此空华,非眼出,非翳出,非空出,毕竟无体可得故。

 

复次,又如有人梦中渡河,妄见大河,自身及船筏;诸佛子当知,此河与身等本非因缘。非自然而有。梦境虚伪,虚妄而见,若河、船、身等,及至于醒了无所得,无得无失。岂有因缘?众生无明,生死轮回当知,亦复如是。本非因缘。非自然而有。  

 

而谢安朔于此义迷惘无知,故建立众生觉性随缘而起,随缘而灭”之邪见,此知见不善,此知见有罪,此知见是智者之所诃毁者。

 

七,执取佛经文字

 

suiyuansuifen 言:[普德海幢,佛法重在修证,不在言辞恣意种种句味。若只重言说,不能了达一切有为法梦幻泡影,毕竟颠倒,虽执佛经名相,不能自了生死,终堕落外道二边见,落于常断尚不自知。 不知一切法方便说,是以建立种种法相,沉沦生灭。观汝驳此驳彼,言词霍霍,却不见自证境界显发,皆在言辞章句上广做文章,畏相却执相,说空却不解空。此非摄受佛法,实乃摄受贪欲。本师释迦为无量众生烦恼而说无量方便法,种种方便为度种种烦恼,汝若执取佛经文字,就于种种法相中见种种烦恼,见种种差别,于是生起疑谤;若执经文与人辩驳,则首尾不顾,自坏己说,此皆懈怠修为之故。 佛经文字,乃标月之指,月在汝心,汝却将指指向他人,错用矣!来听经曰:“像法中诸恶比丘不解我意。执己所见宣说十二部经。随文取义作决定说。当知此人三世诸佛怨。速灭我法。善男子,诸佛说法常依二谛,说世谛法时不违第一义谛。旨近以标远。立像表玄。诸恶比丘于此义中不能解了,诽谤不信。取相取义历劫受殃。”慎之!]

山人答曰:

《破斥谢安朔邪见·谢安朔2015年邪见品之一》中谢安朔“执取佛经文字”建立“心性空性、自性”三差别法邪见,至今未曾出面忏悔此邪见;

《破斥谢安朔邪见·谢安朔2015年邪见品之一》中谢安朔学喇嘛教义,建立“本初佛”邪见,至今未曾出面忏悔此邪见;

《破斥谢安朔邪见·谢安朔2015年邪见品之一》中谢安朔“执取佛经文字”建立众生同一“自性”邪见,至今未曾出面忏悔此邪见;

《破斥谢安朔邪见·谢安朔2015年邪见品之一》中谢安朔“执取佛经文字”建立“十方佛是一佛”邪见,至今未曾出面忏悔此邪见;

《破斥谢安朔邪见·谢安朔2015年邪见品之一》中谢安朔学外道法,依旧宣扬“造物主造国土”之外道邪见,至今未曾出面忏悔此邪见;

《破斥谢安朔邪见·谢安朔2015年邪见品之一》中谢安朔学外道法,依旧宣扬宇宙“终极精神”之外道邪见,至今未曾出面忏悔此邪见;

《破斥谢安朔邪见·谢安朔2015年邪见品之一》中谢安朔学外道法,建立“本心在宇宙中”之外道邪见,至今未曾出面忏悔此邪见;

《破斥谢安朔邪见·谢安朔2015年邪见品之一》中谢安朔学外道法,建立“觉性有生灭”之邪见,至今未曾出面忏悔此邪见;

《破斥谢安朔邪见·谢安朔2015年邪见品之一》中谢安朔并不相信佛陀具足神通波罗蜜可以带难陀色身至天界,至今未曾出面忏悔此邪见;

《破斥谢安朔邪见·谢安朔2015年邪见品之一》中谢安朔推崇喇嘛邪淫成佛法,至今未曾出面忏悔此邪见;

谢安朔党羽务必看清楚,这是谢安朔2015年最新邪见,其所谓的“忏悔”只是说2015年以前的言论是魔说罢了。

 

八,宫殿不是国土

 

suiyuansuifen 言:[楼主谤言:

“三界内高层的神灵,梵天,魔王,造物主,他们所造的天宫国土”,此等邪见与佛法相违,与佛相争,名为无知,名为愚痴;佛教中唯佛依大愿力成就佛土,如阿弥陀佛佛土,药师琉璃光佛佛土;根本没有所谓“梵天,魔王” 成就国土者。诸天国土,乃是善业众生共业所成,岂是一人一缘能造焉?!

国土者,四大假合 “土”者,“心地”也。无明心,现三界业境之土;智慧心,现法界清净庄严土。梵天魔王有心则有土,为无明心障蔽,故生种种能造妄想。楞严云:“十方菩萨及诸无漏大阿罗汉,心精通吻,当处湛然。一切魔王及与鬼神诸凡夫天,见其宫殿无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陆飞腾,无不惊慑”。是故经云: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山人答曰:

《楞严经 卷十》【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观命互通,却留尘劳,恐其销尽。便于此际,坐莲华宫,广化七珍,多增宝媛,恣纵其心。生胜解者,是人则堕真无真执,吒枳迦罗,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八,发邪思因,立炽尘果,违远圆通,背涅盘城,生天魔种。】

谢安朔党羽,尔等书读的少,就不要拿无知当睿智了。这里明明扯不到成就“国土”的份,充其量,仅仅化现一座宫殿而已。

 

显然2015年的谢安朔并未就其大妄语之地狱恶业忏悔;

显然2015年的谢安朔并未就其一贯道徒之地狱恶业忏悔;

显然2015年的谢安朔并未就其诽谤佛法之地狱恶业忏悔;

显然2015年的谢安朔并未就其推崇邪见“本初佛”之地狱恶业忏悔;

显然2015年的谢安朔并未就其推崇邪淫之喇嘛教之地狱恶业忏悔;

显然2015年的谢安朔并未就其诽谤佛陀的觉悟不究竟之地狱恶业忏悔;

显然2015年的谢安朔并未就其歪解各种佛教名词之地狱恶业忏悔;

显然2015年的谢安朔并未就其邪见建立“妄念成就世界”之地狱恶业忏悔;

显然2015年的谢安朔并未就其邪见建立“心外求法”之地狱恶业忏悔;

谢安朔所谓“忏悔”之后,依旧“自称是佛”;依旧未舍邪见;依旧维护历年以来种种邪说;这种所谓的“忏悔”不过是为了表演给他的粉丝们看吧。

谢安朔再次忏悔,是不是要说:“我2017年前的言论都是魔说。”?

 

谢安朔党羽反驳品·之三

 

一,ken18 反驳一

 

ken18 反驳一:[看来与普德议论,需要照顾其智商,那么就说详细点吧:

谢安朔:[转无可转,离无所离,圆满清净,不动如来。]

suiyuansuifen:

[普德,何者为“转”,“转”中本无增无减,无来无去,是汝自增减来去,反讥贤者。汝心不动,三支空碗皆空;汝心乱动,三支空碗皆碗。学佛为了义,不执取名相。辩法为了心,莫故弄玄虚。]

 

山人驳斥一:

 

痴人,谢安朔无知,佛法之外别立邪论,谓心性空性、自性”三者递进转换,此名邪见。如谢安朔于《福报 (2015-03-29 12:32:04)》说:

[大量学法,改变思维观念,就扭转了意识运动的轨迹,改变了意识动机,就改变了凡夫恶业的相续,将恶业转为善业,将善业转为功德,将功德转为心性,将心性转为空性,将空性转为自性,转无可转,离无所离,圆满清净,不动如来。]

汝举后文转无可转,离无所离,圆满清净,不动如来。”,此一句不堪救谢安朔邪见。正可破斥彼之邪见。何以故?

佛法之内本无此心性空性、自性”三者转换义,而谢安朔别立此等转换邪见,名为与佛争者。

即立三性,何性是汝真性?若谓不动如来,圆满清净”是汝真性其余皆妄,则“心性空性、自性”转换,名为无用,名为呓语;如彼痴狂之人妄见空中金钱,追逐捉持,终无所得。谢安朔亦复如是,恶慧烧心故,妄立“心性空性、自性”三者转换义。

 

汝等邪师谢安朔,妄立愚蠢名相”在先,山人破斥于后,此义昭昭。痴人ken18,汝莫谓建立邪见时,后面加几句离无所离,圆满清净,不动如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之语,即不被破斥。此名无知。

破斥汝等谢安朔邪师之原文如下:

【一,三支空碗

看看2015年谢安朔所谓的“修行”,如《福报 (2015-03-29 12:32:04)》

[大量学法,改变思维观念,就扭转了意识运动的轨迹,改变了意识动机,就改变了凡夫恶业的相续,将恶业转为善业,将善业转为功德,将功德转为心性,将心性转为空性,将空性转为自性,转无可转,离无所离,圆满清净,不动如来。]

 

佛法之中心性空性、自性”三者,异名而同义,本指一切众生之妙明真心,到了外道谢安朔这里,变成了三支空碗,其所谓之“修行”既是在这三支空碗里倒来倒去,转来转去。言论荒唐可笑。顿显谢安朔知见不善,知见有罪,知见是智者之所诃毁者。

况且,若功德”非“心性”,而须转为“心性”,则“心性”即增加;若“心性”可增即可减,则“心性”堕于生灭之法;“心性”若是生灭法,一切众生则成断灭;此名断灭见,非是佛法,而佛法非是断灭;

功德”即“心性”,又何劳“转”为?

空性”非“自性”,而须转为“自性”,则“自性”即增加;若“自性”可增即可减,则“自性”堕于生灭之法,一切众生则成断灭;此名断灭见,非是佛法,而佛法非是断灭;

而空性实非生灭法,本无生灭;自性实非生灭法,本无生灭。

因此,谢安朔心性空性、自性”三者转换之言名为邪见。

这便是一贯道徒——谢安朔吹嘘的:“2015年开始,真正宣讲大乘了义佛法”?!显然,2015年的谢安朔根本没有认识自身之邪见,仍然在编织邪见坑井,破灭一切众生慧眼。

谢安朔之所以否定自己2015年以前之言论为魔说,实为躲避各方破斥、责难而“断尾”自保,以求死灰复燃而已。由此可知2015年的谢安朔依旧恶慧烧心,名为具足邪见者】《破斥谢安朔邪见·卷九·谢安朔2015年邪见品之一》

 

 

二,ken18 反驳二

 

ken18 反驳一:[二suiyuansuifen说得很清楚:

[普德海幢,何为众生无量?何为众生有量?无量者,非数无量!众生乃幻化境界, 如空花,如阳焰,故说无量。如经云: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普德海幢,以是义故,佛说众生无量;以是义故,佛说众生无边;以是义故,佛说“四无量心”。非汝所错解之“无量”。因无量众生有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才有过去现在未来佛教化方便;若三际心灭,则平等性现,实无过去现在未来之佛。恒沙佛土,不在他方,在你普德海幢一心之中,一念之际。何为“本初佛”?世人愚痴,以本初非第一,不知本初乃众生自性,不生不灭。若取本初文字之相,则原始七佛之毗婆尸佛可为本初否?若毗婆尸佛不为本初,毗婆尸佛佛相即立,则本初佛佛相亦立。佛又何言三际平等一佛乘法?普德海幢,昨夜之月与今夜之月,是一月否?今夜之月与明夜之月,是一月否?东海之月与南海之月是一月否?普德海幢,读佛说经,旨在了义,不在抄列文字章句。若不了义,以文字义宣说法性,落入邪见;以之惑人,平添恶果。汝错解善知识所言,是汝自咎,反污他人,不可不慎!]

谢安朔:[十方三世一切如来,皆是一尊佛的化显,这尊佛,称为寂静涅槃,是十法界一切众生的自性本尊]

普德可笑的所谓“辩论”,早被suiyuansuifen破斥地很清楚:

[“何为“本初佛”?世人愚痴,以本初非第一,不知本初乃众生自性,不生不灭。若取本初文字之相,则原始七佛之毗婆尸佛可为本初否?若毗婆尸佛不为本初,毗婆尸佛佛相即立,则本初佛佛相亦立。佛又何言三际平等一佛乘法?”]

 

山人驳斥二:

 

痴人,“本初佛”非佛教中名相,乃是修邪淫成“佛”之喇嘛教中专属。尔等皆随谢安朔,堕邪淫成“佛”之喇嘛教邪见稠林之中矣。

痴人,如《大方等如来藏经》中佛云:【善男子。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我无异。】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故知如来藏非一,而谢安朔建立十方三世一切如来,皆是一尊佛的化显,这尊佛,称为寂静涅槃,是十法界一切众生的自性本尊”,此名邪见。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一切众生如来藏体性如如,故知如来藏非多,而谢安朔建立十方三世一切如来,皆是一尊佛的化显,这尊佛,称为寂静涅槃,是十法界一切众生的自性本尊”,此名邪见。

如来藏者,既是涅槃,既是自性,既是妙明真心,既是法身。

 

诸佛子当知,法身、涅槃无量,离于量等缠缚。非世间法,不离于量,量所缠绕,生灭所缠绕。而谢安朔,依凡夫身见,于非量法身、涅槃,起一佛想,执一佛见。

诸佛子,本师释迦摩尼佛言,智者因譬喻而解深义。

譬如暗室中燃百千亿等灯烛,成大光明聚,此光明聚为一?为多?当知非一非多。众灯光明故非一,和合难分故,非多。诸佛、众生之法身、涅槃亦复如是。

譬如川、江、河、溪众流汇集,故成大海,此大海水为一?为多?当知非一非多。众水集故非一,和合难分故,非多。诸佛、众生之法身、涅槃亦复如是。

譬如百千亿等人合唱,故成大乐音声,此大乐音声为一?为多?当知非一非多。众音集故非一,和合难分故,非多。诸佛、众生之法身、涅槃亦复如是。

譬如大风鼓扬,吹诸孔、窍、陵、林、楼宇故成大音声,此大音声为一?为多?当知非一非多。众声集故非一,和合难分故,非多。诸佛、众生之法身、涅槃亦复如是。

而谢安朔无知,执着诸佛、众生之涅槃本性是一。

 

如山人《破斥谢安朔邪见》中云:

【二,做过无量次的“佛”

 

看看2015年谢安朔所谓的“做佛的经历”,《福报 (2015-03-29 12:32:04)》

[修行到了三摩地高层,你会觉醒三界外,法界中,曾经经历的无量无量劫的过去,曾经往生于无量亿兆佛国世界中,做佛的经历。而过去的无尽无量世界的历史,却在当下,瞬间刹那中,圆满呈现;时空,于觉醒心中,是不存在的,过去就是未来,未来就是当下,十法界过去未来,微尘世界,当下遍觉遍知,当下充满一切,因为世界生于虚空,而虚空是自性的表征,虚空处就是佛处,世界因缘就是诸佛法身,而过去未来,十方三世一切如来,皆是一尊佛的化显,这尊佛,称为寂静涅槃,是十法界一切众生的自性本尊,谁明悟自性,谁就是如来。]

 

壹,持“本初佛”邪见

 

2015年的谢安朔依旧恶慧烧心,一如既往的大妄语,不仅自称是佛,并且“曾经往生于无量亿兆佛国世界中做佛”。佛教中初初成就之人又岂能有“曾经做佛”之经历?

谢安朔认为:十方三世一切如来,皆是一尊佛的化显,这尊佛,称为寂静涅槃,是十法界一切众生的自性本尊”,即是喇嘛教“本初佛”之邪见,名为与佛相争;即是外道“造物主”之邪见,名为与佛相争,名为不离边见;

“本初”即有“末后”故。 以有“本初佛、末后佛”即是立“众生有量”邪见。

而众生实无量、难量、不可思议。略举如下:

【众生无量故。慈心无量。众生无量故。悲亦无量。众生无量故。喜亦无量。众生无量故。舍亦无量。是故名为四无量心。】《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上》

【释提桓因言:“长老须菩提!云何众生无边,般若波罗蜜无边?”“憍尸迦!众生无量,算数不可得。是故众生无边,般若波罗蜜无边。”】《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释提桓因品第二》

【佛子!此菩萨应劝学十法。何者为十?所谓:知众生无边、知众生无量、知众生无数、知众生不思议、知众生无量色、知众生不可量、知众生空、知众生无所作、知众生无所有、知众生无自性。】《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六·十住品第十五》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帝释天主言:“云何,须菩提!彼众生界岂无边耶?”须菩提言:“众生无量算数不及,以是义故众生无边”】《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帝释天主品第二》

【佛子。一切众生无量故。如来境界无量。一切世间无量故。如来境界无量。乃至非境界境界无量故。如来境界无量。】《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十五·宝王如来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三》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众生无量形品不同。】《菩萨璎珞经·卷第四(一名现在报)·音响品第九》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复次众生无量苦亦无量。是故应有大心菩萨出。亦应有无量佛。出世度诸众生。】《大智度论(卷第四)·初品中·菩萨释论第八》龙树菩萨造

【或生邪见复作是念。众生无量无边度不可尽。若可度尽即是有量有边。一佛便可度尽。】《大智度论(卷七十七)·大智度论释等学品第六十三》

 

如上经文义理,诸佛子当知,众生无量、涅槃无量,非量所能测度;众生无量、涅槃无量,则无始终;众生无始终、涅槃无始终,则无“本初、末后”。因此,谢安朔言论名为邪见,未离边见。

这便是一贯道徒——谢安朔吹嘘的:“2015年开始,真正宣讲大乘了义佛法”?!显然,2015年的谢安朔根本没有认识自身之邪见,仍然在编织邪见坑井,破灭一切众生慧眼。

谢安朔之所以否定自己2015年以前之言论为魔说,实为躲避各方破斥、责难而“断尾”自保,以求死灰复燃而已。由此可知2015年的谢安朔依旧恶慧烧心,名为具足邪见者。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谢安朔 喇嘛教 天门开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德海幢 的頭像
    普德海幢

    普德海幢

    普德海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